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安全接入系统关键技术 | 第14-22页 |
2.1 数据传输技术 | 第14-16页 |
2.1.1 IPSec VPN技术 | 第14-15页 |
2.1.2 SSL VPN技术 | 第15页 |
2.1.3 SSL VPN技术与IPSec VPN技术比较 | 第15-16页 |
2.2 身份认证技术 | 第16-17页 |
2.2.1 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 | 第16-17页 |
2.2.2 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 | 第17页 |
2.2.3 基于附加验证设备特定信息身份认证 | 第17页 |
2.3 数据加密技术 | 第17-19页 |
2.3.1 对称密钥加密 | 第17-18页 |
2.3.2 非对称加密 | 第18-19页 |
2.4 虚拟网卡技术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设计 | 第22-34页 |
3.1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设计方案 | 第22页 |
3.2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架构设计 | 第22-23页 |
3.2.1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22-23页 |
3.2.2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程序架构设计 | 第23页 |
3.3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模块设计 | 第23-26页 |
3.3.1 移动客户端的功能模块设计 | 第23-24页 |
3.3.2 通信隧道设计 | 第24-25页 |
3.3.3 安全接入区模块设计 | 第25-26页 |
3.3.4 内网主要模块设计 | 第26页 |
3.4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工作流程设计 | 第26-31页 |
3.4.1 移动终端运行环境检测工作流程设计 | 第26-27页 |
3.4.2 客户端安全接入工作流程设计 | 第27-29页 |
3.4.3 基于用户角色身份认证工作流程设计 | 第29-30页 |
3.4.4 移动客户端访问内网资源的工作流程设计 | 第30-31页 |
3.4.5 安全接入区访问权限的控制流程设计 | 第31页 |
3.5 内网安全设计 | 第31-32页 |
3.5.1 接入终端的管理设计 | 第31-32页 |
3.5.2 用户访问管理设计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的实现 | 第34-50页 |
4.1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实现方案 | 第34页 |
4.2 系统编程环境搭建 | 第34-36页 |
4.2.1 移动客户端编程环境搭建 | 第34-35页 |
4.2.2 服务器端编程环境搭建 | 第35-36页 |
4.3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第36-45页 |
4.3.1 移动客户端功能模块实现 | 第36-42页 |
4.3.2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的加密隧道实现 | 第42页 |
4.3.3 安全接入区应用层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2-45页 |
4.4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工作流程实现 | 第45-49页 |
4.4.1 移动终端环境检测 | 第45-46页 |
4.4.2 客户端安全接入流程实现 | 第46-48页 |
4.4.3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数据访问工作流程实现 | 第48-49页 |
4.4.4 用户访问结束处理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移动安全接入系统的测试 | 第50-58页 |
5.1 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测试 | 第50-52页 |
5.1.1 系统运行前的准备 | 第50页 |
5.1.2 用户信息注册 | 第50-51页 |
5.1.3 用户安全登录 | 第51-52页 |
5.1.4 用户对内网资源的访问 | 第52页 |
5.1.5 用户退出系统后的安全处理 | 第52页 |
5.2 系统分析 | 第52-57页 |
5.2.1 系统功能分析 | 第53-54页 |
5.2.2 系统安全分析 | 第54-55页 |
5.2.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站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