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管理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方法第17页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第17-19页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7页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相关理论概述第19-23页
    2.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概念第19-20页
    2.2 相关理论第20-23页
        2.2.1 风险管理理论第20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第20-21页
        2.2.3 资产组合理论第21页
        2.2.4 投资原则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现状分析第23-32页
    3.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第23-24页
        3.1.1 现收现付制第23页
        3.1.2 完全积累制第23-24页
        3.1.3 部分积累制第24页
    3.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委托代理机制第24-27页
        3.2.1 委托人第25页
        3.2.2 受托人第25-26页
        3.2.3 托管人第26页
        3.2.4 投资管理人第26页
        3.2.5 委托—代理主体相互关系第26-27页
    3.3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待遇支付模式第27-28页
    3.4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3.4.1 个人账户空账率高,隐性成本大第28页
        3.4.2 资金筹集难度大第28-30页
        3.4.3 投资运营中资产配置不佳第30页
        3.4.4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管理不善第30-31页
        3.4.5 管理流程不严谨第31-32页
第4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识别与评价第32-48页
    4.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识别第32-35页
        4.1.1 内部风险第32-35页
        4.1.2 外部风险第35页
    4.2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评估方法第35-40页
        4.2.1 层次分析法第35-37页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第37-40页
    4.3 构造风险评价模型第40-43页
    4.4 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第43页
    4.5 建立评判等级第43-44页
    4.6 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第44-45页
    4.7 确定风险评价等级第45-48页
第5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措施第48-58页
    5.1 完善各项制度,降低制度设计风险第48-50页
        5.1.1 管理精细化,完善制度支撑第48-49页
        5.1.2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第49页
        5.1.3 优化个人账户计发系数设计第49页
        5.1.4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互间的衔接第49-50页
    5.2 提高筹集水平,降低筹资风险第50-51页
        5.2.1 加大宣传,提升参保意识第50页
        5.2.2 扩大参保范围,优化缴费制度第50-51页
        5.2.3 创造助保体系,关心重点人群第51页
        5.2.4 做实个人账户,降低隐形债务风险第51页
        5.2.5 出台基金调剂的长远规划第51页
    5.3 拓展投资渠道,控制投资运营风险第51-54页
        5.3.1 优化治理结构第52页
        5.3.2 严把资格准入关,设立最低收益担保机制第52页
        5.3.3 拓宽投资渠道第52-53页
        5.3.4 推进投资组合多元化第53页
        5.3.5 根据账户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第53页
        5.3.6 最低收益担保机制的设定第53-54页
        5.3.7 建立准备金制度第54页
        5.3.8 从数量限制原则逐渐过渡到审慎人原则第54页
    5.4 规范支出管理,降低支付风险第54-56页
        5.4.1 适当延迟退休,控制退休人数第54-55页
        5.4.2 流程建设加强,预防道德风险第55页
        5.4.3 控制收入差距和分配平衡第55-56页
    5.5 在宏观层面加强监督管理,降低管理风险第56-58页
        5.5.1 加强风险识别第56页
        5.5.2 风险预警,明确责任第56页
        5.5.3 信息化监管制度建设第56-57页
        5.5.4 加强运营,防止监管漏洞第57页
        5.5.5 加快立法,增强社会监督第57-5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6.1 结论第58-59页
    6.2 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与欧盟巨灾保险合作研究
下一篇:基于客户满意度的车险理赔服务优化研究--以平安财险河南分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