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1-20页 |
| (一) 研究缘由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2.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 1.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 2.国内研究 | 第14-18页 |
| 3.研究评述 | 第18-19页 |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9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一、概念界定与概述 | 第20-31页 |
| (一) 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1.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 第20-21页 |
|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第21-22页 |
| (二)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第22-23页 |
| 2.涵化理论 | 第23-24页 |
| (三) 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 1.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 | 第24-25页 |
| 2.微信舆情现状 | 第25-27页 |
| 3.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 | 第27-31页 |
| 二、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 第31-37页 |
| (一)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特点 | 第31-35页 |
| 1.微而精致 | 第31-32页 |
| 2.权威规范 | 第32-33页 |
| 3.交流便利 | 第33-34页 |
| 4.辐射广泛 | 第34-35页 |
| (二)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功能 | 第35-37页 |
| 1.宣传导向功能 | 第35-36页 |
| 2.互动保证功能 | 第36页 |
| 3.服务育人功能 | 第36-37页 |
| 三、华东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应用现状 | 第37-61页 |
| (一) 样本选取 | 第37-43页 |
| 1.官方微信公众号“华东师范大学” | 第38-39页 |
| 2.官方微信公众号“ECNU青年” | 第39-40页 |
| 3.官方微信公众号“ECNU学生校长助理” | 第40-41页 |
| 4.官方微信公众号“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 第41-42页 |
| 5.官方微信公众号“ECNU学工在线” | 第42-43页 |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比较 | 第43-57页 |
|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 | 第43-48页 |
|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 | 第48-50页 |
| 3.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较 | 第50-54页 |
| 4.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意识比较 | 第54-56页 |
| 5.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比较 | 第56-57页 |
| (三) 取得的成绩 | 第57-59页 |
| 1.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意识 | 第58页 |
| 2.发挥正面舆论的引领作用 | 第58-59页 |
| (四) 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 1.“ECNU青年”“ECNU学工在线”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特色 | 第59-60页 |
| 2.“ECNU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互缺少互动 | 第60-61页 |
| 3.“ECNU学工在线”“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 第61页 |
| 四、利用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与策略 | 第61-76页 |
| (一)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第62-68页 |
| 1.善用网络热点议题提高内容时效性 | 第62-63页 |
| 2.挖掘校内德育资源增强内容校本特色 | 第63-66页 |
| 3.重视学生偏好提高内容吸引力 | 第66-68页 |
| (二)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 第68-73页 |
| 1.运用咨询辅导法提高针对性 | 第69页 |
| 2.运用实践锻炼法强化获得感 | 第69-70页 |
| 3.运用自我教育法激发创造性 | 第70-71页 |
| 4.讲究语言艺术增强亲和力 | 第71-73页 |
| (三)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 第73-76页 |
| 1.利用数据仓库与OLAP技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 | 第73-74页 |
| 2.利用RSS技术与云存储技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管理 | 第74-76页 |
| 结语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 附录 | 第86-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