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第1章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基础理论第10-18页
    1.1 民间借贷的界定第10-14页
        1.1.1 民间借贷的法律内涵第10-11页
        1.1.2 民间借贷的存在形式第11-14页
    1.2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相关问题第14-15页
        1.2.1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概念及特征第14页
        1.2.2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形态第14-15页
    1.3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必要性第15-18页
        1.3.1 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的需要第15-16页
        1.3.2 规制民间借贷风险的需要第16页
        1.3.3 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第16-17页
        1.3.4 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第17-18页
第2章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8-28页
    2.1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现状第18-22页
        2.1.1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立法现状第18-20页
        2.1.2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司法现状第20-22页
    2.2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2-28页
        2.2.1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主体多头第22页
        2.2.2 民间借贷监管对象规定混乱第22-23页
        2.2.3 民间借贷利率界定不合理第23-24页
        2.2.4 民间借贷管制过于僵化第24-25页
        2.2.5 民间借贷备案登记制度有待完善第25-28页
第3章 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的域外借鉴第28-36页
    3.1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第28-32页
        3.1.1 美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第28-30页
        3.1.2 日本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第30-31页
        3.1.3 台湾地区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第31-32页
    3.2 域外经验对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的启示第32-36页
        3.2.1 立法明确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第32-33页
        3.2.2 确定正式的监管机构、职权与程序第33-34页
        3.2.3 实行合规监管与风险监管相结合的模式第34页
        3.2.4 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第34-36页
第4章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的建议第36-46页
    4.1 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的基本思路第36-40页
        4.1.1 监管的价值取向第36-37页
        4.1.2 监管理念第37-38页
        4.1.3 监管原则第38-40页
    4.2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制度的具体建议第40-46页
        4.2.1 建立多层次的民间借贷监管主体第40-41页
        4.2.2 设立民间借贷的行业准入制度第41-42页
        4.2.3 完善关于借贷利率的相关规定第42页
        4.2.4 建立民间借贷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第42-43页
        4.2.5 完善民间借贷备案登记制度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B2C在线调解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