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小结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第16-25页 |
2.1 寻租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2.1.1 寻租理论相关概念 | 第16-19页 |
2.1.2 寻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9-20页 |
2.2 博弈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2.2.1 博弈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20-21页 |
2.2.2 博弈理论基本内容概述 | 第21-22页 |
2.3 保障性住房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23页 |
2.3.1 相关概念概述 | 第22页 |
2.3.2 保障性住房理论依据 | 第22-23页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4.1 寻租与租金 | 第23-24页 |
2.4.2 寻租者与设租者 | 第24页 |
2.4.3 保障性住房 | 第24-25页 |
3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的寻租问题分析 | 第25-40页 |
3.1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3.1.1 我国现行住房保障体系 | 第25-26页 |
3.1.2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 第26-28页 |
3.1.3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3.2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的寻租问题表现 | 第29-35页 |
3.2.1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的重大寻租问题案例 | 第30-33页 |
3.2.2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的寻租问题具体表现 | 第33-35页 |
3.3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寻租问题产生原因 | 第35-37页 |
3.3.1 寻租问题产生的内在因素-租金的存在 | 第35-36页 |
3.3.2 寻租问题产生的外在因素 | 第36-37页 |
3.4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寻租问题的影响与危害 | 第37-40页 |
3.4.1 对经济建设领域产生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2 对政治建设领域产生的影响 | 第38页 |
3.4.3 对社会发展及文化建设领域产生的影响 | 第38-40页 |
4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寻租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40-71页 |
4.1 博弈分析的假设前提 | 第40-41页 |
4.1.1 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40页 |
4.1.2 风险中性假设 | 第40-41页 |
4.2 无监管机制时寻租者与设租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41-47页 |
4.2.1 无监管机制时寻租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41-44页 |
4.2.2 无监管机制时设租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 第44-47页 |
4.3 存在监管机制时对寻租者和设租者进行治理的博弈分析 | 第47-71页 |
4.3.1 对设租者进行监管治理的博弈分析 | 第47-54页 |
4.3.2 对寻租者进行监管治理的博弈分析 | 第54-60页 |
4.3.3 监管者、寻租者及设租者三方博弈分析 | 第60-71页 |
5 防治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寻租问题的思考 | 第71-78页 |
5.1 规范政府权力,消除权力滥用等设租行为空间 | 第71-72页 |
5.1.1 严格规范权力使用规则 | 第71页 |
5.1.2 强化政府官员责任意识 | 第71-72页 |
5.1.3 努力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 | 第72页 |
5.1.4 建立约束与激励相协调的政府官员薪酬体系 | 第72页 |
5.2 努力建设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有效遏制寻租问题 | 第72-73页 |
5.2.1 明确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强对代建企业的监督与管理 | 第73页 |
5.2.2 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限制垄断特权 | 第73页 |
5.3 健全住房保障法律体系,将防治保障房寻租纳入法治轨道 | 第73-74页 |
5.3.1 加快住房保障专项立法 | 第74页 |
5.3.2 保障司法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 第74页 |
5.4 健全住房保障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惩治措施 | 第74-75页 |
5.4.1 完善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机制 | 第74-75页 |
5.4.2 注重奖励等激励手段运用,提高监管效率 | 第75页 |
5.5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寻租风险防控制度 | 第75-76页 |
5.5.1 加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 第75-76页 |
5.5.2 建立健全寻租风险防控制度 | 第76页 |
5.6 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 第76-78页 |
5.6.1 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 第76-77页 |
5.6.2 继续深化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 第77-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