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与符号表 | 第9-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桢楠的生物学特征、经济价值和资源现状 | 第12-13页 |
1.1.1 桢楠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1.1.2 桢楠的经济价值 | 第12-13页 |
1.1.3 桢楠的资源现状 | 第13页 |
1.2 植物种子多胚现象及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植物种子的多胚现象 | 第13-14页 |
1.2.2 多胚现象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楠属植物多胚苗研究 | 第15-16页 |
1.3 楠属植物种苗培育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1 楠木种苗培育研究 | 第16-17页 |
1.3.1.1 种子育苗 | 第16页 |
1.3.1.2 无性繁殖育苗 | 第16-17页 |
1.4 苗木施肥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4.1 苗木施肥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7-18页 |
1.4.2 苗木施肥种类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3 施肥对苗木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19-20页 |
1.4.4 施肥对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0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3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4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4.1 试验地概况 | 第22页 |
4.2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4.2.1 种子采集 | 第22页 |
4.2.2 种子贮藏 | 第22页 |
4.2.3 种子育苗 | 第22-23页 |
4.2.4 栽培容器与土壤 | 第23页 |
4.2.5 移栽 | 第23页 |
4.3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4.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4-26页 |
4.4.1 发芽率测定 | 第24页 |
4.4.2 多胚率测定 | 第24-25页 |
4.4.3 种子及幼苗形态指标 | 第25页 |
4.4.4 光合色素含量 | 第25页 |
4.4.5 光合生理特征参数 | 第25页 |
4.4.6 光合-光响应(P_n-PAR)曲线和光合-CO_2响应(P_n-CO_2)曲线 | 第25-26页 |
4.4.7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6-48页 |
5.1 桢楠种子发芽率、多胚率与母树个体和种粒大小的相关性 | 第26-31页 |
5.1.1 不同年龄桢楠母树、不同粒级种子千粒重 | 第26-27页 |
5.1.2 不同年龄的桢楠母树和种子大小的多胚率及发芽率 | 第27-30页 |
5.1.3 种子粒级对多胚幼苗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5.2 施肥对桢楠多胚苗生长的影响 | 第31-40页 |
5.2.1 施肥对桢楠多胚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31-32页 |
5.2.2 施肥对桢楠多胚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5.2.3 施肥对桢楠多胚苗净光合速率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33-35页 |
5.2.4 施肥对桢楠多胚苗叶片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CO_2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35-40页 |
5.2.4.1 光合-光响应(P_n-PAR)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 第35-36页 |
5.2.4.2 光合-CO_2响应(P_n -CO_2)曲线及特征参数 | 第36-40页 |
5.3 次年移栽后桢楠多胚苗的生长情况 | 第40-48页 |
5.3.1 移栽后桢楠多胚苗地径株高生长情况 | 第40-41页 |
5.3.2 移栽后桢楠多胚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 第41-42页 |
5.3.3 移栽后桢楠多胚苗的净光合速率及气体交换参数 | 第42-43页 |
5.3.4 移栽后桢楠多胚苗叶片的光合-光响应(P_n-PAR)曲线及特征参数 | 第43-45页 |
5.3.5 移栽后桢楠多胚苗叶片的光合-CO_2响应(P_n-CO_2)曲线及特征参数 | 第45-48页 |
6 讨论 | 第48-52页 |
6.1 桢楠的多胚现象 | 第48页 |
6.2 不同年龄桢楠母树、不同粒级种子对千粒重、发芽率和多胚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6.3 不同年龄桢楠母树、不同粒级种子对多胚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49页 |
6.4 施肥量对桢楠多胚苗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6.5 施肥对桢楠多胚幼苗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第50-51页 |
6.6 桢楠1a生多胚苗移栽后生长与光合生理的变化 | 第51-52页 |
7 结论 | 第52-53页 |
8 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