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植物多样性研究 | 第12-14页 |
1.1.1 植物多样性的测度 | 第13页 |
1.1.2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1.2 改造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 第14-15页 |
1.3 生态位研究 | 第15-17页 |
1.3.1 生态位的概念 | 第15页 |
1.3.2 生态位测度 | 第15-16页 |
1.3.3 生态位在改造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2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3.1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设置 | 第17-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3.2.1 调查方法 | 第18-19页 |
3.2.2 计测方法 | 第19-20页 |
3.2.3 土壤采集 | 第20页 |
3.2.4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方法 | 第20页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0页 |
3.4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41页 |
4.1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植物多样性 | 第21-26页 |
4.1.1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草本植物多样性 | 第21-24页 |
4.1.2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灌木植物多样性 | 第24-26页 |
4.2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草本植物生态位 | 第26-31页 |
4.2.1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草本植物生态位宽度 | 第26-27页 |
4.2.2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草本植物生态位重叠 | 第27-31页 |
4.3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灌木植物生态位 | 第31-36页 |
4.3.1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灌木植物生态位宽度 | 第31-32页 |
4.3.2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灌木植物生态位重叠 | 第32-36页 |
4.4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和资源位的关系 | 第36-37页 |
4.5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土壤物理性质 | 第37-38页 |
4.6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间土壤化学性质 | 第38-41页 |
4.7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 第41页 |
5 讨论 | 第41-48页 |
5.1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植物多样性 | 第41-44页 |
5.1.1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草本植物多样性 | 第42页 |
5.1.2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灌木植物多样性 | 第42-43页 |
5.1.3 改造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植物生态位宽度 | 第44-45页 |
5.2.1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草本植物生态位宽度 | 第44页 |
5.2.2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灌木植物生态位宽度 | 第44-45页 |
5.3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草本植物生态位重叠 | 第45-46页 |
5.3.1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草本植物生态位重叠 | 第45页 |
5.3.2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灌木植物生态位重叠 | 第45-46页 |
5.4 柏木低效林改造后土壤理化性质 | 第46-47页 |
5.4.1 柏木低效林改造后土壤物理性质 | 第46-47页 |
5.4.2 柏木低效林改造后土壤化学性质 | 第47页 |
5.5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