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的范围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装饰音的历史与发展 | 第11-15页 |
2.1 装饰音的发展 | 第12-15页 |
2.1.1 装饰音的重要性 | 第13-15页 |
第3章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历史背景 | 第15-20页 |
3.1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风格 | 第15-20页 |
3.1.1 早期作品 | 第16-17页 |
3.1.2 中期作品 | 第17-18页 |
3.1.3 晚期作品 | 第18-20页 |
第4章 贝芬奏鸣曲作品中装饰音的形态特征 | 第20-31页 |
4.1 贝多芬装饰音的类别及奏法 | 第20-23页 |
4.1.1 倚音 | 第20-21页 |
4.1.2 回音 | 第21页 |
4.1.3 颤音 | 第21-22页 |
4.1.4 波音 | 第22-23页 |
4.2 贝多芬装饰音的风格走向成熟 | 第23-31页 |
4.2.1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装饰音 | 第23-26页 |
4.2.2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装饰音 | 第26-31页 |
第5章 贝多芬《黎明》中装饰音演奏版本具体分析 | 第31-39页 |
5.1 演奏家生平及演奏风格简述 | 第31-32页 |
5.2 三个版本中同一乐段的演奏对比 | 第32-39页 |
第6章 贝多芬奏鸣曲中装饰音的演奏问题及建议 | 第39-41页 |
6.1 问题 | 第39页 |
6.2 建议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学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