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供热论文

二次网系统分时分区供热质—量调节控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1-15页
        1.2.1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存在的问题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区域建筑供热特点第17-28页
    2.1 热负荷基本特点第17页
    2.2 区域建筑模型第17-20页
    2.3 负荷特性分析第20-26页
        2.3.1 不同区域类型的模拟第21-23页
        2.3.2 寒冷地区负荷分析第23-25页
        2.3.3 严寒地区负荷分析第25-26页
    2.4 分时分区供热特点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二次网系统运行调节及控制第28-40页
    3.1 供热的运行调节方法第28-31页
        3.1.1 基本原理第28-29页
        3.1.2 集中调节第29-31页
        3.1.3 局部调节第31页
    3.2 分时分区系统控制策略第31-38页
        3.2.1 热源预热控制第32-33页
        3.2.2 运行参数控制第33-36页
        3.2.3 最小流量控制第36-37页
        3.2.4 末端执行器控制第37-38页
        3.2.5 夜间值班温度的控制第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仿真分析第40-59页
    4.1 设备模型第40-45页
        4.1.1 换热器模型第40-41页
        4.1.2 管道模型第41-42页
        4.1.3 变频泵模型第42-44页
        4.1.4 散热器模型第44-45页
    4.2 区域类型一的仿真分析第45-54页
        4.2.1 质调节第45-48页
        4.2.2 质量-流量调节第48-53页
        4.2.3 质调节与质-量调节对比第53-54页
    4.3 区域类型二的仿真分析第54-56页
        4.3.1 质-量调节第54-55页
        4.3.2 质调节与质-量调节对比第55-56页
    4.4 区域类型三的仿真分析第56-57页
        4.4.1 质-量调节第56-57页
        4.4.2 质调节与质-量调节对比第57页
    4.5 分时分区质-量调节特点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基于热负荷预测的供热第59-70页
    5.1 相对负荷比第59-61页
    5.2 神经网络第61-63页
        5.2.1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第61页
        5.2.2 BP神经网络第61-63页
    5.3 训练实例第63-67页
        5.3.1 输入输出变量第64-65页
        5.3.2 数据选取第65-66页
        5.3.3 训练结果第66-67页
    5.4 基于热负荷预测的质-量调节第67-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供电企业电力营销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钢铁物流园区总体布局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