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有关农民工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我国农民工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现状调查 | 第15-21页 |
2.1 问卷调查的设计描述 | 第15-17页 |
2.1.1 问卷调查的对象设计 | 第15-16页 |
2.1.2 问卷调查的范围设计 | 第16页 |
2.1.3 问卷调查的问题设计 | 第16-17页 |
2.2 农民工信息需求现状 | 第17-18页 |
2.2.1 农民工信息需求内容 | 第17-18页 |
2.2.2 农民工信息需求动机 | 第18页 |
2.2.3 农民工信息需求倾向 | 第18页 |
2.3 农民工信息行为现状 | 第18-19页 |
2.3.1 农民工信息行为渠道 | 第18-19页 |
2.3.2 农民工信息行为能动性 | 第19页 |
2.3.3 农民工网络信息行为意愿 | 第19页 |
2.4 农民工信息服务提供现状 | 第19-21页 |
2.4.1 农民工对当前所提供“三农”信息的认可度 | 第19-20页 |
2.4.2 农民工对本地区当前信息机构的满意度 | 第20页 |
2.4.3 农民工对“三农”信息服务有偿性的态度 | 第20-21页 |
3 我国农民工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特点分析 | 第21-39页 |
3.1 农民工信息需求的特点分析 | 第21-31页 |
3.1.1 信息需求的性别比较 | 第21页 |
3.1.2 信息需求的年龄段比较 | 第21-23页 |
3.1.3 信息需求的婚姻状态比较 | 第23-25页 |
3.1.4 信息需求的子女状态比较 | 第25-26页 |
3.1.5 信息需求的子女安排比较 | 第26-27页 |
3.1.6 信息需求的文化程度比较 | 第27-28页 |
3.1.7 信息需求的从业类别比较 | 第28-31页 |
3.2 农民工信息行为的特点分析 | 第31-39页 |
3.2.1 信息行为的性别比较 | 第31-32页 |
3.2.2 信息行为的年龄段比较 | 第32-33页 |
3.2.3 信息行为的婚姻状态比较 | 第33-34页 |
3.2.4 信息行为的子女状态比较 | 第34-35页 |
3.2.5 信息行为的子女安排比较 | 第35页 |
3.2.6 信息行为的文化程度比较 | 第35-37页 |
3.2.7 信息行为的从业类别比较 | 第37-39页 |
4 我国农民工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趋势分析 | 第39-45页 |
4.1 影响农民工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因素 | 第39-41页 |
4.1.1 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 | 第39页 |
4.1.2 农民工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 | 第39-40页 |
4.1.3 农民工区域分布及流向特征 | 第40页 |
4.1.4 农民工群体性别比例以及年龄结构 | 第40页 |
4.1.5 农民工所处的信息环境 | 第40-41页 |
4.2 农民工信息需求的趋势分析 | 第41-42页 |
4.2.1 农民工群体不断分层分化,不同类型农民工的信息需求呈现差异化 | 第41页 |
4.2.2 农民工供求的区域矛盾依然突出,跨区域的信息需求依然旺盛 | 第41-42页 |
4.2.3 农民工从过去“供过于求”变成“结构性短缺”,就业信息市场愈加火热 | 第42页 |
4.2.4 农民工回乡步伐加快,其回乡创业类信息的获取诉求明显 | 第42页 |
4.3 农民工信息行为的趋势分析 | 第42-45页 |
4.3.1 农民工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信息行为习惯越来越趋于城市人 | 第42-43页 |
4.3.2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手机APP将成为农民工主要信息渠道 | 第43页 |
4.3.3 农民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更强 | 第43-44页 |
4.3.4 农民工收入不断增加,信息获取的能动性和付费意愿不断加强 | 第44-45页 |
5 提高对我国农民工信息服务工作质量的建议 | 第45-46页 |
5.1 提升农民工信息行为的能动性 | 第45页 |
5.2 利用手机信息有针对性的为农民工提供准确可靠、通俗实用的信息服务 | 第45页 |
5.3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