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优抚工作中的社工介入--以“光辉岁月,老兵传奇”项目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一) 概念厘清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 社工介入方法 | 第15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四、 “光辉岁月,老兵传奇”项目简介 | 第16-17页 |
(一) 机构简介 | 第16页 |
(二) 项目概要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专业社工介入前退伍老兵优抚工作基本状况 | 第17-23页 |
一、 退伍老兵的基本状况 | 第17-18页 |
二、 退伍老兵优抚工作的传统方法 | 第18-19页 |
三、 退伍老兵优抚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一) 国家层面的支持与不足 | 第19页 |
(二) 社区层面的支持与不足 | 第19-20页 |
四、 社工介入退伍老兵优抚工作可行性分析 | 第20-23页 |
(一) 优抚工作与社会工作存在密切的联系 | 第21页 |
(二) 优抚工作是推动优抚社会工作发展的载体 | 第21页 |
(三) 优抚工作需要引入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退伍老兵优抚工作社工介入 | 第23-35页 |
一、 退伍老兵需求再分析 | 第23-25页 |
(一) 身体状况较差,需要生活照料 | 第23页 |
(二) 战争创伤犹存,需要精神慰藉 | 第23-24页 |
(三) 社会交往不足,需要社会关爱 | 第24页 |
(四) 其他需求 | 第24-25页 |
二、 社工介入退伍老兵优抚工作目标 | 第25-26页 |
(一) 总目标 | 第25页 |
(二) 阶段目标 | 第25-26页 |
三、 项目活动大纲 | 第26页 |
四、 具体介入过程 | 第26-35页 |
(一) 老当益壮——伤病老兵健康维护服务活动 | 第26-28页 |
(二) 爱心护理——介助老兵生活照料服务活动 | 第28-29页 |
(三) 同舟共济——老兵心理支持小组活动 | 第29-30页 |
(四) 老有所乐——参战老兵文娱活动 | 第30-31页 |
(五) 宝刀未老——参战老兵公益行动 | 第31-32页 |
(六) 光辉岁月——往事追忆系列活动 | 第32-33页 |
(七) 爱心满屋——参战人员住房装饰计划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退伍老兵优抚工作社工介入效果评估 | 第35-41页 |
一、 过程评估 | 第35-38页 |
(一) 第一次小组过程评估 | 第35页 |
(二) 第二次小组过程评估 | 第35-36页 |
(三) 第三次小组过程评估 | 第36页 |
(四) 第四次小组过程评估 | 第36-37页 |
(五) 第五次小组过程评估 | 第37页 |
(六) 第六次小组过程评估 | 第37页 |
(七) 第七次小组过程评估 | 第37-38页 |
二、 效果评估 | 第38-41页 |
(一) 满意度评估 | 第38-39页 |
(二) 活动效果评估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41-44页 |
一、 总结 | 第41页 |
二、 反思 | 第41-44页 |
(一) 服务对象需求定位需更精准、细化 | 第41-42页 |
(二) 项目执行团队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第42页 |
(三) 应积极培养服务对象团体领袖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