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学者研究 | 第16-19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21-22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22-23页 |
2 新收入准则的概述 | 第23-39页 |
2.1 我国收入准则的演变历程 | 第23-27页 |
2.2 新收入准则的理论框架 | 第27-32页 |
2.2.1 新收入准则修订理念和目的 | 第27-28页 |
2.2.2 新收入准则确认和计量的模型..五步骤模型 | 第28-31页 |
2.2.3 新收入准则的披露要求 | 第31-32页 |
2.3 新收入准则的主要改进 | 第32-39页 |
2.3.1 将原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 | 第32-33页 |
2.3.2 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 | 第33-35页 |
2.3.3 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 | 第35页 |
2.3.4 规范了合同成本的会计处理 | 第35-36页 |
2.3.5 明确了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 | 第36页 |
2.3.6 细化了列报披露的要求 | 第36-39页 |
3 新收入准则对电信企业的会计影响分析 | 第39-51页 |
3.1 电信企业的概述 | 第39-40页 |
3.2 新收入准则对电信企业的会计影响 | 第40-51页 |
3.2.1 新收入准则对电信企业收入会计确认的影响 | 第40-44页 |
3.2.2 新收入准则对电信企业收入会计计量的影响 | 第44-49页 |
3.2.3 新收入准则对电信企业列报和披露的影响 | 第49-51页 |
4 电信企业执行新准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61页 |
4.1 合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 第51-53页 |
4.1.1 合同履约成本和合同增量成本资本化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 第51-52页 |
4.1.2 合同增量成本资本化的时间期限问题 | 第52-53页 |
4.2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 第53-56页 |
4.2.1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概念解释的差异 | 第53-55页 |
4.2.2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会计处理问题 | 第55-56页 |
4.3 存在重大融资成分事实的确认和计量问题 | 第56-57页 |
4.4 交易价格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 第57-58页 |
4.4.1 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的使用问题 | 第57-58页 |
4.4.2 交易价格分摊的问题 | 第58页 |
4.5 列报与披露问题 | 第58-61页 |
4.5.1 列报与披露规范的执行问题 | 第58-59页 |
4.5.2 会计估计与判断对列报与披露质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5 完善新准则的对策及建议 | 第61-65页 |
5.1 进一步明确合同成本、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会计处理的规定 | 第61-62页 |
5.2 规范具有重大融资成分事实和增量成本资本化的不同期限下的会计处理 | 第62页 |
5.3 修订关于交易价格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 第62-63页 |
5.4 完善关于会计估计和判断的规范 | 第63页 |
5.5 进一步明晰和细化列报和披露规范 | 第63-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