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Di19基因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1.1 Di19家族蛋白结构特征和功能 | 第10-11页 |
1.1.2 Di19参与植物抗逆 | 第11-12页 |
1.1.3 本实验室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 第13-16页 |
1.2.1 概述 | 第13页 |
1.2.2 ABA在种子发育及萌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第13-14页 |
1.2.3 GA与种子萌发 | 第14-15页 |
1.2.4 乙烯与萌发 | 第15页 |
1.2.5 其他因子 | 第15-16页 |
1.3 植物开花时间调控 | 第16-22页 |
1.3.1 植物开花概述 | 第16页 |
1.3.2 光周期途径 | 第16-17页 |
1.3.3 春化途径 | 第17-18页 |
1.3.4 自主途径 | 第18页 |
1.3.5 GA途径 | 第18-19页 |
1.3.6 开花整合因子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第22-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2.1.2 菌株和载体材料 | 第22-23页 |
2.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23页 |
2.1.4 各类培养基和溶液的配置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2.2.1 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第24-25页 |
2.2.2 拟南芥根长实验 | 第25页 |
2.2.3 拟南芥萌发实验 | 第25页 |
2.2.4 拟南芥开花时间统计 | 第25-26页 |
2.2.5 GA处理下拟南芥开花时间统计 | 第26页 |
2.2.6 拟南芥种子RNA提取 | 第26页 |
2.2.7 拟南芥幼苗RNA提取 | 第26-27页 |
2.2.8 总RNA的纯化 | 第27页 |
2.2.9 RNA反转录及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27页 |
2.2.10 Real time-PCR | 第27页 |
2.2.11 酵母双杂交筛选相互作用蛋白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4页 |
3.1 TaDi19B转录激活活性验证 | 第30页 |
3.2 转35S::TaDi19B拟南芥植株的筛选 | 第30-31页 |
3.3 表型分析 | 第31-44页 |
3.3.1 转TaDi19B拟南芥萌发时期的表型 | 第31-32页 |
3.3.2 转TaDi19B拟南芥对ABA和PAC敏感 | 第32-35页 |
3.3.3 转TaDi19B拟南芥对盐、旱胁迫敏感 | 第35-36页 |
3.3.4 分子机制 | 第36-39页 |
3.3.5 转TaDi19B拟南芥开花转换提前 | 第39-40页 |
3.3.6 转TaDi19B拟南芥促进开花的分子机制 | 第40-42页 |
3.3.7 酵母双杂交筛选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4-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