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2页 |
1.1 鸡艾美尔球虫病概述 | 第11-12页 |
1.1.1 鸡球虫病对养禽业危害 | 第11页 |
1.1.2 鸡球虫临床症状 | 第11页 |
1.1.3 鸡艾美尔球虫生命周期 | 第11-12页 |
1.2 鸡艾美尔球虫入侵宿主细胞 | 第12-15页 |
1.2.1 微线蛋白 | 第12-13页 |
1.2.2 顶膜抗原 | 第13-14页 |
1.2.3 棒状蛋白 | 第14页 |
1.2.4 球虫表面蛋白 | 第14-15页 |
1.2.5 3-1 E基因 | 第15页 |
1.3 宿主抗球虫免疫应答 | 第15-16页 |
1.4 鸡球虫疫苗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1 鸡球虫活疫苗 | 第16-17页 |
1.4.2 鸡球虫重组疫苗 | 第17页 |
1.5 乳酸菌作为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5.1 乳酸菌与黏膜免疫 | 第18页 |
1.5.2 乳酸菌作为表达载体的优势 | 第18-19页 |
1.5.3 乳酸菌表达方式 | 第19页 |
1.5.4 乳酸链球菌素及其表达系统 | 第19-20页 |
1.6 Toll样受体2相关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菌株及质粒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1.3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 第23页 |
2.1.4 试验动物与虫种 | 第2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3-33页 |
2.2.1 鸡E.tenella 3-1E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23-27页 |
2.2.2 试验动物分组及取材 | 第27-28页 |
2.2.3 重组乳酸菌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估 | 第28-29页 |
2.2.4 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第29页 |
2.2.5 脾脏中IL-2与IFN-Y mRNA表达量检测 | 第29页 |
2.2.6 ChTLR2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QRT-PCR方法的建立 | 第29-31页 |
2.2.7 ChTLR2及其信号通路中三种相关分子inRNA相对表达量的检测 | 第31-32页 |
2.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2-33页 |
3 试验结果 | 第33-43页 |
3.1 E.tenella 3-1E基因在乳酸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33-35页 |
3.1.1 E.tenella 3-1E基因的亚克隆 | 第33页 |
3.1.2 pTX8048-3-1E载体构建与鉴定 | 第33-34页 |
3.1.3 L.lactis NZ9000 pTX8048-3-1E筛选鉴定 | 第34-35页 |
3.1.4 L.lactis NZ9000 pTX8048-3-1E表达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 第35页 |
3.2 乳酸菌L.lactis NZ9000 pTX8048-3-1E免疫效果的评估 | 第35-37页 |
3.2.1 体重增重变化 | 第35-36页 |
3.2.2 感染后盲肠病变计分 | 第36-37页 |
3.2.3 卵囊排出减少率 | 第37页 |
3.2.4 抗球虫指数ACI | 第37页 |
3.3 重组菌L.lactis NZ9000 pTX8048-3-1E免疫保护机制 | 第37-43页 |
3.3.1 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变化 | 第37-38页 |
3.3.2 脾脏IL-2、IFN-γ mRNA表达变化 | 第38-39页 |
3.3.3 ChTLR2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QRT-PCR方法的建立 | 第39-41页 |
3.3.4 脾脏ChTLR2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变化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4.1 L.lactis NZ9000 pTX8048-3-1E的构建与表达 | 第43页 |
4.2 L.lactis NZ9000 pTX8048-3-1E的免疫保护作用 | 第43页 |
4.3 L.lactis NZ9000 pTX8048-3-1E免疫后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变化 | 第43-44页 |
4.4 脾脏TLR2信号通路相关分子mRNA表达变化 | 第44-45页 |
4.5 脾脏IL-2、IFN-γ变化mRNA表达变化 | 第45-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