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药用作物病虫害论文--喜阴药物作物病虫害论文

人参皂苷对毁灭柱孢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第7-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9页
    1.1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1.1.1 植物与病原真菌互作的概述第12-13页
        1.1.2 植物与病原真菌的互作模型第13-16页
        1.1.3 植物防御与病原菌侵染第16-17页
    1.2 人参锈腐病菌概述第17-23页
        1.2.1 柱孢属真菌的分布与危害第17-18页
        1.2.2 柱孢属真菌的发现及命名史第18页
        1.2.3 柱孢属真菌的特征第18-22页
        1.2.4 柱孢属真菌的致病性及发病情况第22-23页
    1.3 皂苷第23-28页
        1.3.1 皂苷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发挥的作用第23-24页
        1.3.2 皂苷与微生物互作机制的研究第24-26页
        1.3.3 人参皂苷在人参与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研究第26-28页
    1.4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 四株人参锈腐病菌的鉴定及比较第29-43页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29-31页
        2.1.1 实验材料第29页
        2.1.2 实验试剂第29-30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30-31页
    2.2 实验方法第31-35页
        2.2.1 培养人参锈腐病菌第31页
        2.2.2 CTAB法提取人参锈腐病菌DNA第31-33页
        2.2.3 ITS法鉴定菌种第33-34页
        2.2.4 真菌形态学鉴定第34页
        2.2.5 检测人参锈腐病菌转化皂苷的能力第34-35页
    2.3 实验结果第35-41页
        2.3.1 CTAB法提取真菌DNA第35-36页
        2.3.2 ITS法鉴定菌种第36-38页
        2.3.3 菌种形态学复核鉴定第38-41页
        2.3.4 检测人参锈腐病菌转化皂苷的能力第41页
    2.4 讨论第41-42页
    2.5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人参皂苷的酶促降解与毁灭柱孢菌致病性的关系第43-84页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43-45页
        3.1.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3.1.2 实验试剂第44页
        3.1.3 主要仪器设备第44-45页
    3.2 实验方法第45-51页
        3.2.1 毁灭柱孢菌胞外糖苷酶的分离纯化第45-47页
        3.2.2 检测分离出的酶液级份转化皂苷的能力第47页
        3.2.3 蛋白质电泳检测第47-49页
        3.2.4 单体皂苷的制备第49页
        3.2.5 皂苷的检测方法第49-50页
        3.2.6 皂苷对真菌生长的影响第50页
        3.2.7 外源寡糖对真菌生长的影响第50页
        3.2.8 真菌对皂苷的转化能力第50-51页
        3.2.9 人参根皂苷转化产物的制备第51页
    3.3 实验结果第51-80页
        3.3.1 硫酸铵沉淀法和SephadexG-75凝胶层析分离糖苷酶第51-55页
        3.3.2 阴离子吸附层析和SephadexG-75凝胶层析分离糖苷酶第55-57页
        3.3.3 超滤、硫酸铵沉淀和SephadexG-75凝胶层析分离糖苷酶第57-58页
        3.3.4 SepharoseCL-6B凝胶层析分离糖苷酶第58-61页
        3.3.5 辅酶验证实验第61页
        3.3.6 人参根总皂苷对真菌生长的影响第61-63页
        3.3.7 天然皂苷单体对真菌生长的影响第63-66页
        3.3.8 人参皂苷Rb1的代谢产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第66-69页
        3.3.9 人参根总皂苷的代谢产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第69-71页
        3.3.10 真菌对人参皂苷的转化能力第71-76页
        3.3.11 真菌在人参根总皂苷中的生长曲线第76-77页
        3.3.12 小极性二醇皂苷单体对真菌生长的影响第77-80页
    3.4 讨论第80-83页
    3.5 小结第83-84页
第四章 人参皂苷对毁灭柱孢菌细胞膜的作用第84-98页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84-85页
        4.1.1 实验材料第84页
        4.1.2 实验试剂第84-85页
        4.1.3 主要仪器设备第85页
    4.2 实验方法第85-89页
        4.2.1 毁灭柱孢菌膜甾醇的提取与鉴定第85-86页
        4.2.2 脂质体实验第86-87页
        4.2.3 模拟细胞膜实验第87-88页
        4.2.4 毁灭柱孢菌原生质体实验第88-89页
    4.3 实验结果第89-95页
        4.3.1 分离鉴定毁灭柱孢菌的膜甾醇第89-90页
        4.3.2 人参皂苷对脂质体的作用第90-93页
        4.3.3 人参皂苷对模拟细胞膜的作用第93-94页
        4.3.4 人参皂苷对毁灭柱孢菌原生质体的作用第94-95页
    4.4 讨论第95-97页
    4.5 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毁灭柱孢菌全基因序列分析及皂苷识别因子预测第98-109页
    5.1 材料、试剂和仪器第98页
        5.1.1 实验材料第98页
        5.1.2 实验试剂第98页
        5.1.3 主要仪器设备第98页
    5.2 实验方法第98-99页
        5.2.1 CTAB法提取基因组第98-99页
        5.2.2 毁灭柱孢菌的全基因序列测序第99页
        5.2.3 毁灭柱孢菌跨膜蛋白的预测第99页
        5.2.4 毁灭柱孢菌分泌蛋白的预测及理化性质分析第99页
        5.2.5 毁灭柱孢菌的非典型分泌蛋白分析第99页
    5.3 实验结果第99-108页
        5.3.1 毁灭柱孢菌的全基因序列分析第99-101页
        5.3.2 毁灭柱孢菌跨膜蛋白的预测第101-102页
        5.3.3 毁灭柱孢菌典型分泌蛋白的预测第102-104页
        5.3.4 毁灭柱孢菌典型分泌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第104-107页
        5.3.5 毁灭柱孢菌效应因子分析第107-108页
        5.3.6 毁灭柱孢菌非经典分泌蛋白分析第108页
    5.4 讨论第108页
    5.5 小结第108-109页
论文总结第109-110页
附录第110-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钟基因在不同生殖方式的禾谷缢管蚜光周期响应中的作用
下一篇:共生菌Wolbachia对美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发育与生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