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1页 |
1.1 缺电子(杂)芳烃卤代化合物的简介 | 第8-10页 |
1.1.1 缺电子(杂)芳烃卤代物的官能团转化及应用 | 第8-10页 |
1.2 缺电子(杂)芳烃卤代物的合成方法 | 第10-16页 |
1.2.1 脱氢金属化-卤交换法 | 第10-14页 |
1.2.2 卤自由基加成或偶联法 | 第14-16页 |
1.3 可见光催化下卤代缺电子(杂)芳烃的偶联反应 | 第16-21页 |
1.3.1 可见光催化下的卤代缺电子(杂)芳烃的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2 可见光下的卤代缺电子(杂)芳烃的偶联反应的新策略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选题依据 | 第21-24页 |
2.1 选题依据 | 第21页 |
2.2 反应设计 | 第21页 |
2.3 仪器与试剂的来源与规格 | 第21-24页 |
2.3.1 仪器的规格及来源 | 第21-22页 |
2.3.2 试剂的规格及来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缺电子(杂)芳烃的卤代反应及其应用 | 第24-36页 |
3.1 缺电子(杂)芳烃的卤代反应 | 第24-32页 |
3.1.1 缺电子(杂)芳烃的卤代反应条件优化 | 第24-25页 |
3.1.2 卤代缺电子(杂)芳烃的合成 | 第25-26页 |
3.1.3 卤代反应底物范围 | 第26-28页 |
3.1.4 卤代反应机理探究 | 第28-30页 |
3.1.5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30-32页 |
3.2 可见光下卤代缺电子杂芳烃的偶联反应 | 第32-35页 |
3.2.1 可见光下卤代缺电子杂芳烃的偶联反应条件优化 | 第33-34页 |
3.2.2 可见光下卤代缺电子杂芳烃的偶联反应范围扩展 | 第34页 |
3.2.3 可见光下卤代缺电子杂芳烃偶联反应机理 | 第34-35页 |
3.3 小结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产物表征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 | 第4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