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论文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一章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概述第17-23页
    第一节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概述第17-19页
        一、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概念第17页
        二、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类型第17-18页
        三、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特点第18-19页
    第二节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的意义第19-22页
        一、有利于解决图书馆经费紧缺问题第20页
        二、有利于促进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加全面第20-21页
        三、有利于满足新信息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第21页
        四、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现状第23-31页
    第一节 国外现状第23-27页
        一、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现状第23-24页
        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现状第24-25页
        三、大英图书馆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现状第25-26页
        四、国外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第26-27页
    第二节 国内现状第27-29页
        一、现状第27-28页
        二、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策略第31-47页
    第一节 众包模式的引入第31-33页
        一、众包模式的概念第31页
        二、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采用众包模式的必要性第31-32页
        三、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采用众包模式的可行性第32页
        四、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采用众包模式的环节第32-33页
    第二节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的规划第33-35页
        一、宏观规划第33-34页
        二、微观规划第34-35页
    第三节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评价、选择和采集第35-39页
        一、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第35-36页
        二、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选择第36-38页
        三、采集的实施第38-39页
    第四节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组织与整合第39-42页
        一、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组织第39-40页
        二、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整合第40-42页
    第五节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第42-43页
        一、长期保存的必要性第42页
        二、长期保存的策略第42-43页
    第六节 众包用户参与积极性的调动第43-45页
        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兴趣爱好来设置众包任务第43-44页
        二、要选择或者开发合适的众包平台第44页
        三、积极做好宣传和用户培训工作第44-45页
        四、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面临的著作权问题和对策第47-55页
    第一节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面临的著作权问题第47-49页
        一、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所涉及的著作权人的权利问题第47-48页
        二、图书馆获取网络原生数字资源著作权授权的困境第48-49页
    第二节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化建设著作权问题的解决策略第49-52页
        一、图书馆制订并实施著作权管理政策第49-50页
        二、积极探索和使用多种著作权授权模式第50-52页
        三、完善国家立法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五章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omeland家园》杂志传播福建城市文化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