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4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导电油墨简介 | 第10-15页 |
1.2.1 导电油墨的组成 | 第10页 |
1.2.2 导电油墨导电机理 | 第10-11页 |
1.2.3 导电油墨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石墨烯简介 | 第15-19页 |
1.3.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1.3.2 石墨烯的潜在应用领域 | 第18-19页 |
1.4 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5 本课题研究思路 | 第22-24页 |
2 纳米银的制备 | 第24-36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化学还原法 | 第24页 |
2.3 实验原料的选取 | 第24-26页 |
2.3.1 银盐的选择 | 第24-25页 |
2.3.2 还原剂的选择 | 第25页 |
2.3.3 保护剂的选择 | 第25-26页 |
2.4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6页 |
2.5 纳米银的制备 | 第26-27页 |
2.6 纳米银颗粒的表征及讨论 | 第27-32页 |
2.6.1 PVP与硝酸银的摩尔比对纳米银形貌的影响 | 第27-30页 |
2.6.2 硝酸银浓度对纳米银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6.3 XRD表征 | 第31-32页 |
2.7 纳米银分散液宏观性能 | 第32-33页 |
2.7.1 纳米银的分散性 | 第32-33页 |
2.7.2 纳米银乙醇分散液导电性能 | 第33页 |
2.8 结论 | 第33-36页 |
3 同步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 | 第36-48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36-37页 |
3.3 实验内容 | 第37-38页 |
3.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7-38页 |
3.3.2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浓度的测定 | 第38页 |
3.3.3 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8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3.4.1 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第38-40页 |
3.4.2 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第40-41页 |
3.4.3 氧化石墨烯与AgNO_3质量比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4 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5 还原剂种类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导电油墨的配制 | 第48-56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48-49页 |
4.3 纳米银及石墨烯/纳米银固含量的计算 | 第49页 |
4.4 连结料的选取 | 第49页 |
4.5 导电油墨导电性能的表征 | 第49-50页 |
4.5.1 体积电阻率 | 第49-50页 |
4.5.2 表面电阻率 | 第50页 |
4.6 导电油墨的配制与性能测试 | 第50-53页 |
4.6.1 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的掺杂量对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4.6.2 不同粒径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4.7 油墨膜层SEM表征 | 第53-5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