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旅游法立法的理论分析 | 第18-28页 |
(一) 旅游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1. 旅游立法的含义 | 第18-19页 |
2. 旅游法的含义 | 第19-20页 |
3. 旅游法与旅游立法概念区分 | 第20页 |
(二) 《旅游法》立法的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1. 旅游法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20-23页 |
2. 旅游法立法的核心要素 | 第23-24页 |
3. 旅游法立法的调整范畴 | 第24-25页 |
4. 旅游法立法的重要价值 | 第25-28页 |
二、我国《旅游法》立法的现状及其缺陷 | 第28-39页 |
(一) 我国旅游立法进程及现状 | 第28-30页 |
(二) 我国旅游法立法的缺陷与不足 | 第30-39页 |
1. 缺乏旅行社等级评定的国家标准 | 第30-31页 |
2. 对旅游监管部门权责规定不清 | 第31-32页 |
3. “文明旅游”法律规定较原则 | 第32-33页 |
4. 旅游景区规则条文不够细化 | 第33-35页 |
5. 对旅游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不足 | 第35-39页 |
三、域外旅游法立法制度的规定及其启示 | 第39-49页 |
(一) 旅游监管立法规定 | 第39-40页 |
(二) 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 | 第40-42页 |
1. 日本 | 第40-41页 |
2. 意大利 | 第41-42页 |
(三) 旅游景区的立法规制 | 第42-44页 |
1. 美国 | 第42-43页 |
2. 法国 | 第43页 |
3. 澳大利亚 | 第43-44页 |
(四) 旅游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立法规定 | 第44-46页 |
1. 美国 | 第44页 |
2. 澳大利亚 | 第44-45页 |
3. 英国 | 第45-46页 |
(五) 各国旅游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49页 |
1. 对完善我国旅游监管的立法启示 | 第46-47页 |
2. 对促进文明旅游与保护旅游资源的立法启示 | 第47页 |
3. 对完善景区法律规制的立法启示 | 第47页 |
4. 对保护旅游消费者知情权益的立法启示 | 第47-49页 |
四、完善我国旅游法立法的具体建议 | 第49-62页 |
(一) 建立旅行社等级划分评定的国家标准 | 第49-51页 |
(二) 完善旅游监管的立法建议 | 第51-52页 |
1. 明晰旅游监管主体 | 第51页 |
2. 强化旅游监管主体责任 | 第51-52页 |
(三) 侵害人文生态环境不文明行为的立法建议 | 第52-53页 |
(四) 细化景区规制的立法条文 | 第53-59页 |
1. 完善立法中景区最大承载量制度 | 第54-56页 |
2. 完善公共资源型景区门票的立法规定 | 第56-58页 |
3. 健全立法中旅游景区价格听证制度 | 第58-59页 |
(五) 完善旅游消费者知情权的相关立法 | 第59-62页 |
1. 突出消费者协会对旅游消费者的特殊保护 | 第59页 |
2. 提升消费者协会内设旅游消费者维权机构人员素质 | 第59-60页 |
3. 依法公开侵害旅游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案件信息 | 第60页 |
4. 应公示维权机构及媒体行业的服务信息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一) 调研中的旅行社行程单 | 第69-72页 |
(二)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