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第11-12页
        1.2.2 关于地方政府债券问题的研究第12-13页
        1.2.3 有文献资料的评述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3.3 论文框架第14-15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2 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相关理论第16-26页
    2.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类型及成因第16-19页
        2.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及类型第16-17页
        2.1.2 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第17-19页
    2.2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化解第19-22页
        2.2.1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第19-21页
        2.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思路第21-22页
    2.3 地方政府债券概述第22-26页
        2.3.1 地方政府债券的内涵及特点第22页
        2.3.2 地方政府债券的分类第22-23页
        2.3.3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历程第23-24页
        2.3.4 推出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重大意义第24-26页
3 地方政府债券试点发行情况分析第26-34页
    3.1 地方政府债券试点情况第26-31页
        3.1.1 发行主体、发行品种及信用评级情况第26-27页
        3.1.2 发行期限及规模第27页
        3.1.3 发行利率第27-29页
        3.1.4 募集资金投向第29-30页
        3.1.5 偿债资金来源第30-31页
        3.1.6 投资主体及市场流通情况第31页
        3.1.7 发行制度与监管第31页
    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3.2.1 地方债形式未进行细分,品种过于单一第32页
        3.2.2 地方债发行规模控制机制尚未建立第32页
        3.2.3 信用评级机制存在缺陷,对定价没有指导意义第32-33页
        3.2.4 目前自发自还地方债流动性较差,市场吸引力不足第33页
        3.2.5 缺乏完善的偿债机制,监管制度不够健全第33-34页
4 国外市政债券市场发展经验第34-46页
    4.1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发展经验第34-43页
        4.1.1 美国市政债券的种类与规模第34-36页
        4.1.2 市政债券投资主体第36-37页
        4.1.3 市政债券发行方式第37页
        4.1.4 市政债券发行期限第37-38页
        4.1.5 美国市政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及偿债资金来源第38页
        4.1.6 美国市政债券信用评级第38-42页
        4.1.7 美国市政债券流通情况第42-43页
        4.1.8 美国市政债券发行制度与监管第43页
    4.2 日本地方公债市场发展经验第43-46页
        4.2.1 日本地方公债种类第44页
        4.2.2 日本地方公债发行方式第44页
        4.2.3 日本地方公债募集资金来源及用途第44-45页
        4.2.4 日本地方公债发行规模控制第45-46页
5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改进与完善第46-52页
    5.1 丰富地方债品种及投资主体 增强二级市场流动性第46-47页
    5.2 建立地方债规模控制机制第47-48页
    5.3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办法第48-51页
    5.4 建立健全偿债机制 严格控制债务风险第51页
    5.5 建立信息集中披露机制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构投资者对分级基金的套利机制及其效应研究
下一篇:P2P资金第三方托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