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述 | 第17页 |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八项规定”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八项规定”及提出背景 | 第19-21页 |
一、“八项规定”的概念 | 第19页 |
二、“八项规定”提出背景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八项规定”出台的重要性 | 第21-24页 |
一、“八项规定”出台的意义 | 第21-22页 |
二、“八项规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第三节 贯彻“八项规定”的有关理论 | 第24-27页 |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4页 |
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三、破窗效应 | 第25-26页 |
四、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 第26页 |
五、行政伦理理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黑龙江省落实“八项规定”取得的成就、问题与原因 | 第28-37页 |
第一节 黑龙江省落实“八项规定”取得的成就 | 第28-31页 |
一、制度机制建设方面 | 第28-30页 |
二、问题查处情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落实“八项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一、部分违纪问题在基层多发 | 第31-33页 |
二、监督手段相对滞后 | 第33页 |
第三节 黑龙江省落实“八项规定”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3-36页 |
一、基层传导压力不足 | 第33-34页 |
二、违纪行为隐形变异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其他省市落实“八项规定”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 第37-41页 |
第一节 北京市落实“八项规定”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 第37-38页 |
一、北京市落实“八项规定”的做法 | 第37-38页 |
二、北京市落实“八项规定”经验的借鉴意义 | 第38页 |
第二节 浙江省落实“八项规定”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 第38-39页 |
一、浙江省落实“八项规定”的做法 | 第38-39页 |
二、浙江省落实“八项规定”经验的借鉴意义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黑龙江省“八项规定”落实改进对策 | 第41-47页 |
第一节 完善基层党风监督检查制度 | 第41-42页 |
一、完善层级负责制 | 第41-42页 |
二、健全农村政务公开制度 | 第42页 |
第二节 创新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 第42-45页 |
一、探索八小时以外监管机制 | 第43页 |
二、健全与其他部门联动机制 | 第43-44页 |
三、探索违纪问题分类查处机制 | 第44-45页 |
四、拓展科技监督渠道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