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中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 第13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第16-31页 |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页 |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战略性绩效管理理论综述 | 第18-20页 |
·德尔菲法理论综述 | 第20页 |
·胜任素质模型与测评方法综述 | 第20-26页 |
·经营者胜任力理论综述 | 第26-28页 |
·层次分析法综述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国企经营者胜任素质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31-37页 |
·国企经营者选拔模式与胜任素质现状分析 | 第31-33页 |
·影响国企经营者胜任素质研究的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国企经营者选拔机制分析 | 第33页 |
·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考核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页 |
·改革和完善国企经营者的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的思路 | 第34-35页 |
·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必须为企业量身定制 | 第35页 |
·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必须以战略绩效目标为导向 | 第35页 |
·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必须以优秀行为为导向 | 第35页 |
·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必须是可以衡量和比较的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国企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 | 第37-61页 |
·国企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原则 | 第37-39页 |
·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相衔接的原则 | 第37页 |
·立足国企经营者岗位胜任力目标要求的原则 | 第37-38页 |
·以能力开发为主的原则 | 第38页 |
·坚持可持续开发的原则 | 第38页 |
·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 | 第38-39页 |
·国企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流程 | 第39-40页 |
·定义和确立绩效标准 | 第39-40页 |
·选取效标分析样本 | 第40页 |
·获取效标分析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 | 第40页 |
·构建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的步骤 | 第40-59页 |
·经营者知识和人格动机分析 | 第41-42页 |
·国企经营者基本胜任素质分析 | 第42-45页 |
·国企经营者业务胜任素质分析 | 第45-56页 |
·国企经营者胜任素质评价标准及层级划分 | 第56-58页 |
·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 | 第58-59页 |
·验证国企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国企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的运用 | 第61-80页 |
·GYB集团公司简介 | 第61-62页 |
·YGB集团公司经营者选拔模式与胜任素质现状调查 | 第62-64页 |
·YGB集团公司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流程与步骤 | 第64-70页 |
·确定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建设框架 | 第64-65页 |
·进行胜任素质模型建设专业培训 | 第65页 |
·确定公司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建设流程与步骤 | 第65-66页 |
·提出基于战略性绩效考评的经营者胜任素质模型 | 第66-70页 |
·胜任力素质模型在YGB集团分公司经营者竞聘中运用 | 第70-78页 |
·层次分析法应用 | 第71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71页 |
·构建判断矩阵并赋值 | 第71-73页 |
·指标层权数计算 | 第73页 |
·归一化处理 | 第73-74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74-75页 |
·候选人相对各指标重要性判断及权数计算 | 第75-77页 |
·方案的相对目标重要性分析 | 第77页 |
·胜任力素质模型在YGB集团分公司的应用总结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通过论文写作笔者得出下列结论 | 第80-81页 |
后续研究思路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一 | 第88-89页 |
附录二 | 第89-90页 |
附件三 | 第90-92页 |
附件四 | 第92-94页 |
附件五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