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前言 | 第13-14页 |
1.2 天然光合作用 | 第14-19页 |
1.2.1 光系统Ⅱ 的微观结构 | 第14-17页 |
1.2.2 光系统Ⅱ 中的电子转移 | 第17-19页 |
1.3 人工模拟光合作用 | 第19-24页 |
1.3.1 光敏剂的选择 | 第19页 |
1.3.2 释氧中心的模拟 | 第19-22页 |
1.3.3 P_(680)、Tyr_z 及His190 三组分功能模型体系的建立 | 第22-24页 |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含有分子内氢键的2, 2' -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6-46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2.2.3 化合物4, 4' -二(氨基缩对-2-羟基苯甲醛)-2, 2' -联吡啶 | 第28-30页 |
2.2.4 化合物4, 4' -二(氨基缩对-2-羟基萘甲醛)-2, 2' -联吡啶 | 第30-31页 |
2.2.5 化合物[(2, 2' -联吡啶)-4-羟基-4-偶氮基]-2-萘酚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4页 |
2.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2-34页 |
2.3.2 质谱分析 | 第34-35页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7页 |
2.3.4 核磁氢谱解析 | 第37-40页 |
2.3.5 元素分析 | 第40页 |
2.3.6 化合物4 的晶体结构 | 第40-43页 |
2.3.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含有分子内氢键的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59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3.2.1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3.2.3 二(2, 2' -联吡啶)-{[(2, 2' -联吡啶)-4-羟基-4-偶氮基]-2-萘酚}Ru(Ⅱ)(PF_6)_2 | 第47-49页 |
3.2.4 二(邻菲罗啉)-{[(2, 2' -联吡啶)-4-羟基-4-偶氮基]-2-萘酚}Ru(Ⅱ)(PF_6)_2 | 第49-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3.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50-52页 |
3.3.2 质谱分析 | 第52-53页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3.3.4 核磁氢谱解析 | 第54-55页 |
3.3.5 元素分析 | 第55-56页 |
3.3.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56-57页 |
3.3.7 发射光谱分析 | 第57-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64-65页 |
附图 | 第65-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