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1章 坛紫菜中不同溶解度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酶解物的制备 | 第11-17页 |
1.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11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11页 |
1.1.2 实验试剂 | 第11页 |
1.1.3 实验仪器 | 第11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11-14页 |
1.2.1 坛紫菜中水溶性、盐溶性和碱溶性蛋白质的分离 | 第11-13页 |
1.2.2 坛紫菜中3种不同溶解度蛋白质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13-14页 |
1.2.3 坛紫菜蛋白质5种蛋白酶酶解物的制备 | 第14页 |
1.2.4 坛紫菜蛋白质5种酶解物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14页 |
1.3 结果与分析 | 第14-16页 |
1.4 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坛紫菜抑菌活性多肽的初步纯化 | 第17-23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1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1 坛紫菜抑菌活性酶解物的超滤分级 | 第17-18页 |
2.2.2 Bio-Gel P-10凝胶过滤层析 | 第18页 |
2.2.3 DEAE 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层析 | 第1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2.3.1 LabScale小型切向流超滤系统纯化结果 | 第18-19页 |
2.3.2 Bio-Gel P-10凝胶过滤纯化结果 | 第19-20页 |
2.3.2.1 LTS-1光谱扫描结果 | 第19页 |
2.3.2.2 LTS-1经Bio-Gel P-10凝胶过滤纯化结果 | 第19-20页 |
2.3.3 DEAE SephadexA-50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结果 | 第20-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坛紫菜DSA-1多肽抑菌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3-30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3.2.1 温度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3页 |
3.2.2 pH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3 有机酸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4页 |
3.2.4 维生素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4页 |
3.2.5 储藏时间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4页 |
3.2.6 紫外线处理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4页 |
3.2.7 常见金属离子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3.3.1 温度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3.3.2 pH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3 有机酸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6页 |
3.3.4 维生素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5 储存时间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6 紫外线处理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8页 |
3.3.7 常见金属离子对DSA-1多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坛紫菜多肽DSA-1抑菌机理的研究 | 第30-48页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4.2.1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31页 |
4.2.2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形态的影响 | 第31页 |
4.2.3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 | 第31页 |
4.2.4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4.1 电导率的测定 | 第31-32页 |
4.2.4.2 紫外吸收物的测定 | 第32页 |
4.2.4.3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4.2.5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后菌体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 第32-33页 |
4.2.5.1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 第32页 |
4.2.5.2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 第32-33页 |
4.2.6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表达蛋白质的影响 | 第33页 |
4.2.7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基因组DNA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4.3.1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2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形态的影响 | 第35页 |
4.3.3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4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4.3.4.1 电导率的测定结果 | 第36-37页 |
4.3.4.2 紫外吸收物的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4.3.4.3 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测定结果 | 第38页 |
4.3.5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后菌体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 第38-45页 |
4.3.5.1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第38-42页 |
4.3.5.2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第42-45页 |
4.3.6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表达蛋白质的影响 | 第45页 |
4.3.7 DSA-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基因组DNA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综述 | 第53-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