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高速公路强风化千枚岩路基填筑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9页
    1.2 软岩的定义第9-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3 研究现状分析第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千枚岩原岩及填料试验研究第16-33页
    2.1 千枚岩原岩成份分析第16-17页
    2.2 千枚岩原岩强度测试第17-20页
        2.2.1 单轴抗压强度第17-19页
        2.2.2 点荷载强度第19-20页
    2.3 千枚岩填料的土工试验第20-22页
        2.3.1 颗粒分析第20-21页
        2.3.2 液限和塑限第21-22页
    2.4 千枚岩填料的 CBR 测试第22-24页
    2.5 改良后填料的标准击实试验第24-27页
        2.5.1 标准击实方案第24页
        2.5.2 标准击实结果第24-26页
        2.5.3 试验结果分析第26-27页
    2.6 改良后填料的 CBR 测试第27-30页
    2.7 改良后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第30-31页
    2.8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千枚岩填筑路基路用性能分析第33-46页
    3.1 试验路简介第33页
    3.2 筛分试验第33-34页
    3.3 现场压实度测试第34-38页
        3.3.1 压实度简介第34-35页
        3.3.2 测试结果第35页
        3.3.3 影响因素第35-36页
        3.3.4 提高措施第36-38页
    3.4 弯沉值测试第38页
    3.5 渗水试验第38-41页
    3.6 现场承载板试验第41-44页
        3.6.1 测试方法第41-42页
        3.6.2 控制荷载的确定第42-44页
        3.6.3 试验结果分析第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控制路床施工技术第46-63页
    4.1 风化千枚岩填筑路基结构的确定第46-47页
    4.2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概述第47-51页
    4.3 路床底面回弹模量的确定第51-54页
    4.4 弯沉反分析方法第54-55页
    4.5 路床施工控制技术第55-61页
        4.5.1 路床各层弯沉值第55页
        4.5.2 短龄期路床单层回弹模量的确定第55-58页
        4.5.3 施工控制弯沉的确定第58-59页
        4.5.4 路床施工控制方案第59-61页
    4.6 实际工程验证第61页
    4.7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水泥改良千枚岩路基施工工艺第63-76页
    5.1 施工准备第63-65页
        5.1.1 试验要求第63页
        5.1.2 材料要求第63-65页
        5.1.3 机械要求第65页
    5.2 路基施工工艺第65-74页
        5.2.1 路堤施工工艺第67-72页
        5.2.2 路床施工工艺第72-74页
    5.3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第74-75页
        5.3.1 路堤质量控制要点第74-75页
        5.3.2 路床质量控制要点第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第76-78页
    6.1 主要结论第76页
    6.2 进一步研究及建议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管混凝土拱桥初应力和脱空问题研究分析
下一篇:山区高速公路平纵组合安全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