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VANET 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内容架构 | 第13-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车载自组织网络概述 | 第16-24页 |
2.1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架构及通信协议栈 | 第16-19页 |
2.2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主要用途 | 第19-20页 |
2.3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特有属性 | 第20页 |
2.4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技术研究和难点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分簇协议研究 | 第24-36页 |
3.1 无线自组织网络分簇 | 第24-27页 |
3.1.1 簇的状态管理 | 第25-26页 |
3.1.2 分簇算法的评估标准 | 第26-27页 |
3.2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典型分簇协议分析 | 第27-31页 |
3.2.1 最小标识符优先算法 | 第27-28页 |
3.2.2 最大连接度算法 | 第28页 |
3.2.3 基于权值的分簇算法 | 第28-30页 |
3.2.4 基于位置预测的分簇算法 | 第30页 |
3.2.5 基于节点移动性的分簇算法 | 第30-31页 |
3.2.6 基于链路稳定性的分簇算法 | 第31页 |
3.3 车载自组织网络分簇协议分析 | 第31-33页 |
3.3.1 开放的车载分簇算法 | 第31-32页 |
3.3.2 基于位置优先的分簇算法 | 第32页 |
3.3.3 基于权重的簇头选择算法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基于权重的 VANET 自适应分簇及网关选择算法 | 第36-56页 |
4.1 设计思路的形成 | 第36-39页 |
4.1.1 经典算法的借鉴 | 第36-37页 |
4.1.2 网关选择的参数 | 第37-39页 |
4.2 场景描述与假设 | 第39-40页 |
4.3 算法中加权参数的计算 | 第40-45页 |
4.3.1 信道质量 | 第40-43页 |
4.3.2 通信时延 | 第43-45页 |
4.3.3 移动性度量 | 第45页 |
4.4 参数的加权处理 | 第45-47页 |
4.5 算法描述 | 第47-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6-71页 |
5.1 仿真变量及参数设置 | 第56-57页 |
5.2 结果和分析 | 第57-69页 |
5.2.1 分簇结果 | 第57-58页 |
5.2.2 簇结构的稳定性 | 第58-62页 |
5.2.3 总体移动性与负载均衡性 | 第62-67页 |
5.2.4 自适应策略 | 第67-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