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4页 |
1.2.1 分流器 | 第9-10页 |
1.2.2 电流互感器 | 第10-12页 |
1.2.3 罗氏线圈 | 第12页 |
1.2.4 霍尔电流传感器 | 第12-13页 |
1.2.5 磁通门电流传感器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光伏并网系统电流检测技术的总体分析 | 第16-24页 |
2.1 光伏并网系统的总体分析 | 第16-18页 |
2.1.1 光伏并网系统的组成 | 第16-17页 |
2.1.2 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 | 第17-18页 |
2.2 光伏并网系统中电流检测的特点 | 第18-20页 |
2.3 光伏并网系统电流检测的环节 | 第20-23页 |
2.3.1 对光伏阵列模块的输出电压、电流信号的检测 | 第20-22页 |
2.3.2 光伏并网系统的输出电流及电网电压的检测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电流传感器的研究 | 第24-34页 |
3.1 巨磁电阻效应简介 | 第24-27页 |
3.1.1 巨磁电阻效应原理 | 第24-26页 |
3.1.2 巨磁电阻的应用 | 第26-27页 |
3.2 巨磁电阻电流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 | 第27-33页 |
3.2.1 被测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 第27-30页 |
3.2.2 巨磁电阻检测电流的原理 | 第30-31页 |
3.2.3 巨磁电阻(GMR)芯片的结构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新型光伏并网系统电流传感器的研究 | 第34-46页 |
4.1 新型电流传感器的整体结构 | 第34-35页 |
4.2 新型电流传感器数学模型及分析 | 第35-40页 |
4.2.1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4.2.2 数学模型的分析 | 第37-39页 |
4.2.3 电流传感器对高频噪声的抑制 | 第39-40页 |
4.3 新型电流传感器聚磁环的设计 | 第40-43页 |
4.3.1 磁芯材料的选择 | 第40-41页 |
4.3.2 补偿绕组的绕制 | 第41页 |
4.3.3 气隙的计算 | 第41-43页 |
4.4 处理电路的设计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 | 第46-58页 |
5.1 电流传感器模型仿真 | 第46-50页 |
5.2 闭环传递函数的仿真 | 第50-52页 |
5.3 对处理电路的测试 | 第52-54页 |
5.4 直流线性度试验 | 第54-56页 |
5.5 磁滞误差试验 | 第56-5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