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绪论 | 第12-15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必要性 | 第12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政府行为理论综述 | 第12-15页 |
·准公共产品理论 | 第13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3-14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4-15页 |
2.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中小企业界定 | 第15-16页 |
·中小企业的特征 | 第15-16页 |
·中小企业的定义 | 第16页 |
·融资理论 | 第16-17页 |
·融资的概念 | 第16-17页 |
·企业融资方式 | 第17页 |
·信息不对称原理 | 第17-19页 |
·政府行为理论 | 第19-21页 |
·政府行为概念 | 第19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理论 | 第19-21页 |
·信用担保 | 第21-24页 |
·信用担保概念 | 第21页 |
·信用担保在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 第21-24页 |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博弈分析 | 第24-44页 |
·博弈的基本要素 | 第24-25页 |
·博弈模型的基本说明 | 第25-26页 |
·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26-40页 |
·银行、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的三维博弈 | 第26-36页 |
·政府、担保机构、银行的博弈 | 第36-40页 |
·实证检验 | 第40-44页 |
4.国外先进经验比较与我国政府行为 | 第44-55页 |
·国外先进经验的比较 | 第44-50页 |
·政府地位 | 第44-45页 |
·资金支持方式 | 第45页 |
·政府介入度 | 第45-46页 |
·政府监督措施 | 第46-47页 |
·政府目标方式 | 第47页 |
·小结(担保模式简图) | 第47-50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府行为现状 | 第50-55页 |
·出资过于分散 | 第50-51页 |
·认识相对滞后 | 第51-52页 |
·监管缺位 | 第52页 |
·法制建设滞后 | 第52-53页 |
·行政干预突出 | 第53-54页 |
·补偿力度不够 | 第54-55页 |
5.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政府行为选择 | 第55-62页 |
·政府的角色定位 | 第55-58页 |
·制度供给主体 | 第55-56页 |
·出资主体 | 第56页 |
·环境营造主体 | 第56-57页 |
·协调主体 | 第57-58页 |
·政府行为支持方式的选择 | 第58-61页 |
·明确作用领域 | 第58页 |
·强化杠杆作用 | 第58-59页 |
·加大补偿力度 | 第59-60页 |
·提供公共服务产品 | 第60页 |
·建立再担保基金制度 | 第60-61页 |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意义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