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一、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一) 国外学者研究概况 | 第12页 |
(二) 国内学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注释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龙纹文化与设计特点 | 第14-17页 |
一、 中国传统龙纹的文化内涵 | 第14-15页 |
(一) 吉祥的象征 | 第14页 |
(二) 皇权的象征 | 第14-15页 |
(三) 中华民族的象征 | 第15页 |
二、 龙纹纹样的设计特点 | 第15-17页 |
(一) 龙纹“形”的特点 | 第15页 |
(二) 龙纹“意”的延伸 | 第15-16页 |
(三) 龙纹“神”的传承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传统龙纹与时尚女装概述 | 第17-23页 |
一、 时尚女装概述 | 第17-18页 |
(一) 时尚女装的含义 | 第17页 |
(二) 时尚女装的特点 | 第17-18页 |
二、 传统龙纹在服装上应用的历史演变 | 第18-20页 |
(一) 明清时代的龙纹 | 第18页 |
(二) 清末民初的龙纹 | 第18页 |
(三) 近代的龙纹 | 第18-19页 |
(四) 新时期龙纹的造型特点 | 第19-20页 |
三、 龙纹在时尚女装中的作用 | 第20-23页 |
(一) 审美性 | 第20页 |
(二) 传承性 | 第20-21页 |
(三) 商业价值 | 第21-23页 |
第四章 传统龙纹在时尚女装中的设计应用 | 第23-33页 |
一、 设计定位 | 第23-30页 |
(一) 年龄定位:20-40 岁 | 第23-24页 |
(二) 风格定位一:简约为主 | 第24-26页 |
(三) 风格定位二:华贵 | 第26-30页 |
二、 设计方法 | 第30-33页 |
(一) 形式与内涵有效统一 | 第30-31页 |
(二) 设计作品中赋予传统龙纹的时代感和时尚感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传统龙纹在时尚女装设计中的创新 | 第33-45页 |
一、 借鉴传统设计中的龙纹纹样 | 第33-35页 |
(一) “民族风”对龙纹的全新演绎 | 第33-34页 |
(二) 局部的“点缀”与“凸显” | 第34-35页 |
二、 创新龙纹图案中的设计思想 | 第35页 |
(一) 分割与重组的完美搭配 | 第35页 |
(二) 简洁的布局 | 第35页 |
三、 与现代计主流思潮相结合 | 第35-39页 |
(一) 改变传统颜色 | 第35-37页 |
(二) 加入新的寓意 | 第37-39页 |
四、 民族化与国际化 | 第39-40页 |
(一) 寻求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点 | 第39-40页 |
(二) 不盲目加入国际化元素 | 第40页 |
五、 传统龙纹在时尚女装设计中的实践 | 第40-42页 |
(一) 灵感元素分析 | 第41页 |
(二) 设计构思 | 第41-42页 |
(三) 设计方案实施 | 第42页 |
六、 写作与实践获得的感悟 | 第42-45页 |
(一) 传统龙纹为时尚休装设计注入新的元素 | 第42-43页 |
(二) 传统龙纹时尚女装设计要求设计师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 第43-44页 |
(三) 设计理念中民族设计元素的渗透应该从教育开始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