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变压器建模的主要方法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外计算冲击电压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1.2.3 冲击电压对变压器绝缘的危害 | 第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牛顿迭代算法的标准雷电冲击波的产生 | 第16-28页 |
2.1 变压器绕组的线圈结构及绝缘类型 | 第16-17页 |
2.2 冲击电压产生的原理及绝缘试验标准 | 第17-20页 |
2.2.1 冲击电压产生的原理 | 第17-19页 |
2.2.2 电力变压器绝缘试验标准 | 第19-20页 |
2.3 标准雷电全波的产生 | 第20-27页 |
2.3.1 牛顿(Newton)迭代算法的原理 | 第20-23页 |
2.3.2 雷电冲击电压的仿真计算结果 | 第23-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时域卷积算法计算变压器绕组的电压分布 | 第28-50页 |
3.1 基于计算绕组的分布参数得到电压传递函数 | 第28-39页 |
3.1.1 分布参数电容矩阵的计算 | 第29-31页 |
3.1.2 分布参数电感矩阵的计算 | 第31-33页 |
3.1.3 分布参数电阻矩阵计算 | 第33-34页 |
3.1.4 分布参数电导矩阵计算 | 第34页 |
3.1.5 绕组电压传递函数的计算 | 第34-39页 |
3.2 绕组电压传递函数的实验测量方法 | 第39-41页 |
3.2.1 基于 S 参数的测量方法 | 第39-41页 |
3.2.2 直接测量法 | 第41页 |
3.3 基于矢量匹配算法对传递函数的有理函数逼近 | 第41-46页 |
3.3.1 矢量匹配法的基本原理 | 第41-44页 |
3.3.2 矢量匹配法的计算实例 | 第44-46页 |
3.4 时域卷积算法计算绕组的电压分布 | 第46-49页 |
3.4.1 时域卷积算法的推导 | 第47-48页 |
3.4.2 MATLAB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基于电网络理论的变压器绕组高频电路模型 | 第50-64页 |
4.1 简单电网络的网络函数 | 第50-51页 |
4.2 基于 Arnoldi 算法的降阶技术 | 第51-53页 |
4.3 降阶后的高频电路模型 | 第53-58页 |
4.3.1 由电压传递函数到状态方程 | 第53-56页 |
4.3.2 基于电网络理论的电路模型 | 第56-58页 |
4.4 基于高频电路模型仿真计算绕组电压分布 | 第58-62页 |
4.4.1 Matlab Simulink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4.4.2 降价前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变压器绕组谐振点的计算 | 第64-70页 |
5.1 绕组谐振点的分析 | 第64页 |
5.2 谐振频率的仿真计算 | 第64-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