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问题的引入、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 | 第14-17页 |
2.1 我国养老保险的最初建立(1951 ~ 1965) | 第14-15页 |
2.2 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发展停滞(1966 ~ 1977) | 第15页 |
2.3 改革开放新局面下酝酿变革(1978 ~ 1996) | 第15-16页 |
2.4 新时期下的全面转轨(1997 ~ 今) | 第16-17页 |
3 北京市现行养老保险政策及北京市养老体系的特点分析 | 第17-24页 |
3.1 北京市现行养老保险政策分析 | 第17-19页 |
3.2 北京市养老体系特点 | 第19-24页 |
3.2.1 北京市老龄化趋势明显 | 第19-20页 |
3.2.2 北京市人口预期寿命增加而死亡率降低 | 第20-21页 |
3.2.3 北京市生育水平明显下降 | 第21-22页 |
3.2.4 多种因素加剧养老金债务风险 | 第22-24页 |
4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及其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24-28页 |
4.1 不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运行原理 | 第24-26页 |
4.1.1 现收现付制运行原理及其特点 | 第24-25页 |
4.1.2 完全基金积累制运行原理及其特点 | 第25页 |
4.1.3 部分基金积累制运行原理及其特点 | 第25-26页 |
4.2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理论分析 | 第26-27页 |
4.2.1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分析的现实意义 | 第26页 |
4.2.2 结合我国特点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定义 | 第26-27页 |
4.3 影响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5 北京市基础人口测算及参保总人数预测 | 第28-39页 |
5.1 北京市基础人口的测算 | 第28-36页 |
5.1.1 北京市基础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页 |
5.1.2 北京市未来基础人口测算模型 | 第29-32页 |
5.1.3 北京市养老保险基础人口测算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5.2 参保总人口预测模型 | 第36-39页 |
5.2.1 参保总人口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5.2.2 参保总人口灰色预测结果 | 第37-39页 |
6 北京市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测算 | 第39-57页 |
6.1 北京市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参保人口的界定 | 第39-40页 |
6.2 测算方法选择和基本假设 | 第40-41页 |
6.2.1 测算方法 | 第40页 |
6.2.2 基本假设 | 第40-41页 |
6.3 北京市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测算模型 | 第41-54页 |
6.3.1 北京市“老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测算模型 | 第41-42页 |
6.3.2 “老人”隐性债务测算模型的基础数据和参数假设 | 第42-44页 |
6.3.3 北京市“中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测算模型 | 第44-51页 |
6.3.4 “中人”隐性债务测算模型的基础数据和参数假设 | 第51-52页 |
6.3.5 北京市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 第52-53页 |
6.3.6 北京市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测算总模型 | 第53-54页 |
6.4 北京市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54-57页 |
6.4.1 北京市养老保险封闭系统总人数逐年减少 | 第54-55页 |
6.4.2 北京市养老保险债务庞大 | 第55-57页 |
6.4.3 有效控制债务规模对养老保险体系运行意义重大 | 第57页 |
7 北京市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的政策模拟 | 第57-70页 |
7.1 缴费率变动对隐性债务规模的影响 | 第58-60页 |
7.2 计发系数变动对隐性债务规模的影响 | 第60-66页 |
7.2.1 调整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对隐性债务规模的影响 | 第61-63页 |
7.2.2 养老金正常调整系数变动对隐性债务规模的影响 | 第63-66页 |
7.3 提高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的影响 | 第66-69页 |
7.4 制度外缓解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压力的途径分析 | 第69-70页 |
8 结论及建议 | 第70-74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71-73页 |
8.3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