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僵局救济论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司僵局的概论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6页 |
一、公司僵局的概念 | 第12-14页 |
二、公司僵局的特征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的分类 | 第16-17页 |
一、股东会僵局和董事会僵局 | 第16页 |
二、表决权均等僵局和否决权僵局 | 第16-17页 |
三、恶意的公司僵局和善意的公司僵局 | 第17页 |
第三节 公司僵局的成因 | 第17-18页 |
一、股东或董事之间的利益冲突 | 第17页 |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特点 | 第17-18页 |
三、公司内部机制的不完善 | 第18页 |
第四节 公司僵局的危害 | 第18-20页 |
一、对公司的危害 | 第18-19页 |
二、对公司股东的危害 | 第19页 |
三、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危害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外关于公司僵局的立法经验 | 第21-27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对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 第21-23页 |
一、英国对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 第21-22页 |
二、美国对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对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 第23-26页 |
一、德国对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 第23-25页 |
二、法国对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 第25页 |
三、日本对公司僵局的救济机制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公司僵局的非诉讼救济机制 | 第27-36页 |
第一节 公司僵局非诉讼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非诉讼救济机制的具体途径 | 第29-35页 |
一、公司章程对公司僵局自治规定 | 第29-30页 |
二、股东向公司或其他股东请求股权收购 | 第30-33页 |
三、公司僵局的仲裁解决方式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公司僵局司法介入救济机制 | 第36-49页 |
第一节 公司僵局司法介入的理论基础 | 第36-38页 |
一、合理期待利益论 | 第36-37页 |
二、公司社会责任论 | 第37-38页 |
三、公司契约自由论 | 第38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司法介入的前提条件 | 第38-41页 |
一、极尽私力救济手段 | 第39页 |
二、区分情况的司法介入 | 第39-40页 |
三、公司主体维持原则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公司僵局司法介入的具体途径 | 第41-47页 |
一、司法解散的方式 | 第41-44页 |
二、强制股权收购的方式 | 第44-46页 |
三、法院指派第三人接管的方式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