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9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9-10页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2.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2.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2.3 小结 | 第14-15页 |
3 农村信贷市场的需求分析 | 第15-25页 |
3.1 农村信贷需求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 第15-17页 |
3.1.1 农户的信贷需求行为分析 | 第16-17页 |
3.1.2 涉农企业的信贷需求行为分析 | 第17页 |
3.2 农村信贷需求产生的原因 | 第17-19页 |
3.2.1 农户的收入分析 | 第17-18页 |
3.2.2 农户的支出分析 | 第18页 |
3.2.3 农村信贷需求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3.3 影响信贷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19-23页 |
3.3.1 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与信贷需求 | 第19-21页 |
3.3.2 户主年龄与信贷需求 | 第21页 |
3.3.3 农户收入与信贷需求 | 第21-22页 |
3.3.4 信贷渠道与信贷需求 | 第22-23页 |
3.4 小结 | 第23-25页 |
4 农村信贷市场的供给分析 | 第25-45页 |
4.1 农村信贷的供给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4.1.1 正规金融机构行为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4.1.2 非正规金融机构行为特征分析 | 第26页 |
4.1.3 小结 | 第26-27页 |
4.2 农村信贷市场供给现状研究 | 第27-29页 |
4.3 农村信贷市场供给不足的原因探究 | 第29-31页 |
4.4 利用经济增长模型探究农村信贷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31-33页 |
4.5 利用灰色系统探究农村信贷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33-43页 |
4.5.1 灰色关联度方法介绍 | 第33-38页 |
4.5.2 实证说明与分析 | 第38-43页 |
4.6 小结 | 第43-45页 |
5 对农小额贷款分析 | 第45-51页 |
5.0 对农小额贷款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45页 |
5.0.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45页 |
5.0.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45页 |
5.1 概念介绍 | 第45-46页 |
5.2 具体对策 | 第46-48页 |
5.3 对策的效应分析 | 第48-49页 |
5.3.1 方法介绍 | 第48页 |
5.3.2 方法应用 | 第48-49页 |
5.4 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