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1-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 1 许氏平鲉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 2 许氏平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3 硬骨鱼类卵巢形态特点及发育和分期标准 | 第16-18页 |
| 3.1 硬骨鱼类卵巢的形态和发育 | 第16-17页 |
| 3.2 硬骨鱼类卵巢的分期标准 | 第17-18页 |
| 4 硬骨鱼类早期发育的形态学特征和早期性腺分化的研究 | 第18-20页 |
| 4.1 鱼类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 | 第18-19页 |
| 4.2 鱼类早期性腺发育和分化 | 第19-20页 |
| 5 不同氧气浓度对许氏平鲉血细胞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0-21页 |
| 6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许氏平鲉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 第22-3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 1.1 实验材料来源 | 第22页 |
| 1.2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1.3 数据统计 | 第23页 |
| 2 结果 | 第23-28页 |
| 2.1 卵巢发育的形态学特征和组织学特征 | 第23-27页 |
| 2.2 卵巢成熟系数、肝重指数的变化 | 第27-28页 |
| 3 讨论 | 第28-29页 |
| 4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卵胎生许氏平鲉仔鱼与稚鱼发育形态学特征观察 | 第30-4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 1.1 亲鱼来源 | 第30页 |
| 1.2 仔鱼、稚鱼、幼鱼的培育 | 第30-31页 |
| 1.3 观察方法 | 第31页 |
| 2 结果 | 第31-37页 |
| 2. 1 仔鱼期 | 第31-32页 |
| 2. 2 稚鱼期 | 第32-37页 |
| 3 讨论 | 第37-39页 |
| 4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许氏平鲉性腺早期发育和性别分化 | 第40-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 1.1 实验材料来源 | 第40页 |
| 1.2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1.2.1 实验材料的培育 | 第40页 |
| 1.2.2 仔鱼、稚鱼、幼鱼的培育 | 第40页 |
| 1.2.3 实验取样 | 第40页 |
| 1.2.4 实验材料处理 | 第40-41页 |
| 2 结果 | 第41-46页 |
| 2.1 许氏平鲉原始性腺的发育 | 第41-43页 |
| 2.2 许氏平鲉卵巢的分化 | 第43-45页 |
| 2.3 许氏平鲉精巢的分化 | 第45-46页 |
| 3 讨论 | 第46-47页 |
| 4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不同氧浓度处理对许氏平鮋血细胞和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 第48-5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 1.1 实验材料来源 | 第48-49页 |
| 1.2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 1.3 血液和血清制备及血细胞、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49页 |
| 1.4 数据处理 | 第49-50页 |
| 2 结果 | 第50-53页 |
| 2.1 许氏平鲉在不同氧处理下的行为特征 | 第50页 |
| 2.2 不同含氧量对许氏平鲉血清酶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2.3 不同含氧量许氏平鲉血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 | 第51-52页 |
| 2.4 不同含氧量对许氏平鲉血清离子的影响 | 第52页 |
| 2.5 不同含氧量对许氏平鲉血清有机成分的影响 | 第52-53页 |
| 3 讨论 | 第53-55页 |
| 3.1 不同含氧量对许氏平鲉血清酶含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 3.2 不同含氧量许氏平鲉血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 | 第54页 |
| 3.3 不同含氧量对许氏平鲉血清离子的影响 | 第54-55页 |
| 3.4 不同含氧量对许氏平鲉血清有机成分的影响 | 第55页 |
| 4 小结 | 第55-56页 |
| 总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