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共犯关系脱离概述 | 第8-13页 |
2.1 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学说 | 第8-10页 |
2.1.1 国外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学说 | 第8-9页 |
2.1.2 我国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学说 | 第9-10页 |
2.2 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 | 第10-11页 |
2.3 共犯关系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 | 第11-13页 |
2.3.1 共犯关系脱离与共犯中止的联系 | 第11-12页 |
2.3.2 共犯关系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区别 | 第12-13页 |
第3章 共犯关系脱离的判断标准 | 第13-18页 |
3.1 国外刑法理论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判断标准 | 第13-14页 |
3.2 我国刑法学者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判断标准 | 第14-15页 |
3.3 本文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判断标准 | 第15-18页 |
3.3.1 脱离行为存在的时空范围 | 第15-16页 |
3.3.2 脱离行为的实施方式 | 第16页 |
3.3.3 脱离行为必须达到解消既存的共犯关系的程度 | 第16-17页 |
3.3.4 使其余共犯者认识或者察觉 | 第17-18页 |
第4章 对具体共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 第18-26页 |
4.1 关于实行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 第18-21页 |
4.1.1 着手实行前的实行犯关系的脱离 | 第18-20页 |
4.1.2 着手实行后的实行犯关系的脱离 | 第20-21页 |
4.2 关于组织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 第21-23页 |
4.2.1 组织犯着手前的组织犯关系的脱离 | 第21-22页 |
4.2.2 组织犯着手后的组织犯关系的脱离 | 第22-23页 |
4.3 关于教唆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 第23页 |
4.3.1 被教唆人着手实行前教唆犯的脱离 | 第23页 |
4.3.2 被教唆人着手实行后教唆犯的脱离 | 第23页 |
4.4 关于帮助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 第23-26页 |
4.4.1 着手实行前帮助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 第24页 |
4.4.2 着手实行后帮助犯关系脱离的认定 | 第24-2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6-27页 |
致谢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