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稀土掺杂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及纳米片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钙钛矿结构及衍生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第13-16页
        1.1.1 钙钛矿结构第13页
        1.1.2 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第13-14页
        1.1.3 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的制备、反应及应用第14-16页
    1.2 纳米片第16-19页
        1.2.1 纳米片概述第16-17页
        1.2.2 纳米片的制备第17页
        1.2.3 纳米片的应用第17-19页
    1.3 稀土元素及光致发光性能第19-23页
        1.3.1 稀土元素简介第19-20页
        1.3.2 发光的基本原理第20页
        1.3.3 上转换发光第20-22页
        1.3.4 光致发光材料的应用第22-23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内容第25-31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及纳米片的制备第26-27页
        2.2.1 KLaNd_2O_7系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及纳米片的制备第26-27页
        2.2.2 K_2La_2Ti_O_(10)系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及纳米片的制备第27页
    2.3 纳米片的表面修饰第27-28页
    2.4 Langmuir-Blodgett(LB)法制备纳米片单层薄膜第28-30页
    2.5 分析测试方法第30-31页
        2.5.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0页
        2.5.2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第30页
        2.5.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第30页
        2.5.4 荧光光谱仪分析第30-31页
第三章 Er~(3+)/Yb~(3+)共掺杂KLaNb_2O_7及纳米片的上转换荧光性能研究第31-45页
    3.1 引言第31-33页
    3.2 层状化合物及纳米片的制备第33-34页
    3.3 出发物质、质子交换体及剥离沉淀物的XRD和上转换荧光光谱分析第34-40页
    3.4 Er~(3+)/Yb~(3+)掺杂量对材料上转换荧光性能的影响第40-42页
    3.5 SEM分析第42页
    3.6 纳米片的AFM分析第42-43页
    3.7 纳米片的上转换荧光光谱分析第43-44页
    3.8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Er~(3+)/Yb~(3+)共掺杂K_2La_2Ti_3O_(10)及纳米片的上转换荧光性能研究第45-55页
    4.1 引言第45-46页
    4.2 层状化合物及纳米片的制备第46-47页
    4.3 出发物质、质子交换体及剥离沉淀物的XRD和上转换荧光光谱分析第47-51页
    4.4 Er~(3+)/Yb~(3+)掺杂量对材料上转换荧光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Nd~(3+)掺杂KLaNb_2O_7及纳米片的制备、表面修饰与近红外荧光性能研究第55-65页
    5.1 引言第55-56页
    5.2 层状化合物及纳米片的制备第56-57页
    5.3 Nd~(3+)离子掺杂KLaNb_2O_7的XRD分析第57页
    5.4 出发物质、质子交换体及剥离沉淀物的XRD和近红外荧光光谱分析第57-59页
    5.5 纳米片的AFM分析第59页
    5.6 纳米片胶体溶液的近红外荧光光谱分析第59-61页
    5.7 表面修饰纳米片的近红外荧光光谱分析第61-63页
    5.8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致谢第75-7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NURBS曲线插补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Cu2ZnSnS4及其氧化物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