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引言 | 第13-15页 |
1.2 溶液相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应用 | 第15-31页 |
1.2.1 溶液相中晶体的热力学生长与动力学生长对晶体形貌的影响 | 第17-20页 |
1.2.2 溶液相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 | 第20-27页 |
1.2.3 金属纳米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 | 第27-31页 |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Ir NDs的制备及其CO和氨催化性质研究 | 第33-51页 |
2.1 Ir NDs的制备 | 第34-36页 |
2.1.1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2.1.2 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2.2 Ir NDs的形成机理研究 | 第36-40页 |
2.2.1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2.2.2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2.3 反应条件对Ir NDs形貌的影响 | 第40-42页 |
2.3.1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2.4 Ir NDs对CO催化氧化性质研究 | 第42-45页 |
2.4.1 CO催化氧化催化剂制备 | 第42页 |
2.4.2 CO催化活性测试 | 第42-43页 |
2.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2.5 Ir NDs对氨的电催化氧化性质研究 | 第45-50页 |
2.5.1 工作电极制备 | 第45页 |
2.5.2 氨催化活性测试 | 第45页 |
2.5.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可控制备Cu-Ir纳米笼结构及其OER催化性质研究 | 第51-73页 |
3.1 Cu1.11Ir空心多孔纳米笼的制备 | 第52-56页 |
3.1.1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3.1.2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3.2 Cu-Ir空心多孔纳米笼的形成机理研究 | 第56-59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56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3.3 反应条件对Cu-Ir空心多孔纳米笼的影响 | 第59-63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60-63页 |
3.4 Cu-Ir空心多孔纳米笼对OER催化性质研究 | 第63-72页 |
3.4.1 OER反应机理 | 第63-65页 |
3.4.2 工作电极制备及测试条件 | 第65页 |
3.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可控制备Ni-Ir纳米笼结构及其OER催化性质研究 | 第73-87页 |
4.1 Ni_(2.53)Ir空心多孔纳米笼的制备 | 第74-77页 |
4.1.1 实验部分 | 第74-76页 |
4.1.2 结果与讨论 | 第76-77页 |
4.2 反应条件对Ni-Ir空心多孔纳米笼的影响 | 第77-80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77-78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78-80页 |
4.3 Ni-Ir空心多孔纳米笼对OER催化性质研究 | 第80-85页 |
4.3.1 工作电极制备及测试条件 | 第80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80-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5.1 结论 | 第87-88页 |
5.2 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作者简历 | 第109-11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11-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