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养老的社会性别分析--山西Y村的个案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2页 |
| ·选题的缘起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Y 村家庭养老的现状 | 第22-40页 |
| ·Y 村概貌 | 第22-23页 |
| ·Y 村家庭养老的基本情况 | 第23-40页 |
| ·样本介绍 | 第23-25页 |
| ·养老内容 | 第25-33页 |
| ·照顾动机 | 第33-40页 |
| 第三章 家庭养老的社会性别分析 | 第40-46页 |
| ·养老主体的角色扮演 | 第40-42页 |
| ·男性角色扮演 | 第40-41页 |
| ·女性角色扮演 | 第41-42页 |
| ·家庭养老所呈现的性别关系 | 第42-46页 |
| ·养老责任的承担 | 第42-43页 |
| ·养老资源的分配 | 第43-44页 |
| ·养老的日常行为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影响女性平等参与家庭养老的因素 | 第46-51页 |
| ·经济因素 | 第46-47页 |
| ·工业化 | 第46-47页 |
| ·职业的性别歧视 | 第47页 |
| ·制度因素 | 第47-49页 |
| ·婚姻家庭制度 | 第47-48页 |
| ·继嗣制度 | 第48页 |
| ·土地制度 | 第48-49页 |
| ·文化因素 | 第49-51页 |
| ·村落文化 | 第49-50页 |
| ·现代文化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 第51-53页 |
| ·重估女性在家庭养老中的价值,增强社会认同 | 第51页 |
| ·重估女性在家庭养老中的价值 | 第51页 |
| ·增强女性养老的社会认同 | 第51页 |
|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 第51-52页 |
| ·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社会政策 | 第51-52页 |
| ·建立先进的性别文化 | 第52页 |
| ·赋予女性权力和机会 | 第52页 |
| ·探索家庭养老的新模式 | 第52-53页 |
| ·加强老年人的自养能力 | 第52-53页 |
| ·鼓励女儿参与家庭养老 | 第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 第57-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