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和LTP协议的深空通信仿真平台搭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深空通信协议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3页 |
1.3.1 空间IP协议体系 | 第10页 |
1.3.2 CCSDS协议体系 | 第10-11页 |
1.3.3 DTN协议体系 | 第11-13页 |
1.3.4 协议体系发展 | 第13页 |
1.4 深空通信仿真平台现状 | 第13-14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延迟容忍网络及主要协议 | 第15-26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延迟容忍网络 | 第15-17页 |
2.2.1 延迟容忍网络结构 | 第15-16页 |
2.2.2 DTN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3 BP协议 | 第17-20页 |
2.3.1 Bundle数据结构 | 第18-19页 |
2.3.2 BP节点结构 | 第19页 |
2.3.3 数据处理与托管传输 | 第19-20页 |
2.4 LTP协议 | 第20-25页 |
2.4.1 LTP协议的主要特点 | 第20-21页 |
2.4.2 LTP数据段结构 | 第21-23页 |
2.4.3 LTP协议通信流程 | 第23-25页 |
2.5 BP与LTP协议交互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仿真平台设计 | 第26-40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系统级仿真设计 | 第26-36页 |
3.2.1 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 第27-30页 |
3.2.2 系统模块功能软件实现 | 第30-32页 |
3.2.3 系统数据流处理设计 | 第32-33页 |
3.2.4 主要程序设计 | 第33-36页 |
3.3 链路级仿真设计与实现 | 第36-39页 |
3.3.1 链路节点设计 | 第36-38页 |
3.3.2 信道编码技术介绍 | 第38-39页 |
3.4 仿真平台目前存在的不足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协议传输性能验证及分析 | 第40-49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仿真场景选取及相关参数设置 | 第40-42页 |
4.2.1 仿真场景选取 | 第40页 |
4.2.2 实验参数设置 | 第40-42页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2-47页 |
4.3.1 地球同步轨道距离 | 第42-44页 |
4.3.2 地月距离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