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3 研究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22页 |
1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 第16页 |
2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 | 第16-17页 |
2.1 结构-过程-结果模式 | 第16页 |
2.2 知信行理论 | 第16-17页 |
2.3 健康信念模式 | 第17页 |
3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 | 第17-18页 |
3.1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内容 | 第17-18页 |
3.2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模式 | 第18页 |
4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现状 | 第18-21页 |
4.1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 | 第18-21页 |
4.2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时间 | 第21页 |
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第一部分 基于关键知情人访谈的PICC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现况调查 | 第22-28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22页 |
1.2 方法 | 第22-23页 |
2 结果 | 第23-26页 |
2.1 主题一:实施PICC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必要性 | 第23页 |
2.2 主题二:临床护理人员缺乏PICC健康教育评价的意识与能力 | 第23-24页 |
2.3 主题三:PICC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不足 | 第24-25页 |
2.4 主题四: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量表的建议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3.1 强化临床护理人员PICC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意识,提升其评价能力 | 第26页 |
3.2 以理论为指导建立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量表 | 第26页 |
3.3 采用健康教育实施者--患者二维评价方式,近期评价结合远期评价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43页 |
1 研究程序与步骤 | 第28-30页 |
1.1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 第28页 |
1.2 编制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 | 第28-29页 |
1.3 选择函询专家 | 第29页 |
1.4 实施专家函询 | 第29页 |
1.5 确定指标权重 | 第29-30页 |
2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30-31页 |
3 结果 | 第31-40页 |
3.1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 第31页 |
3.2 专家积极性 | 第31-32页 |
3.3 专家权威程度 | 第32页 |
3.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第32页 |
3.5 专家意见整理 | 第32-38页 |
3.6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4.1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 | 第40-41页 |
4.2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 第41-42页 |
4.3 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 第42-4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43-44页 |
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2 研究的创新性 | 第43页 |
3 研究局限性及改进设想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