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问题 | 第13-17页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可搜索加密方案的研究 | 第19-36页 |
2.1 云计算相关概念和应用 | 第19-20页 |
2.1.1 云计算服务模型 | 第19页 |
2.1.2 云存储模型 | 第19-20页 |
2.2 密码学基础 | 第20-23页 |
2.2.1 密码体制 | 第20-21页 |
2.2.2 Hash函数 | 第21页 |
2.2.3 伪随机函数 | 第21-22页 |
2.2.4 消息认证 | 第22-23页 |
2.3 可搜索加密技术 | 第23-25页 |
2.3.1 线性扫描技术 | 第23-24页 |
2.3.2 安全索引加密技术 | 第24-25页 |
2.4 模糊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技术 | 第25-28页 |
2.4.1 构建模糊关键字集合 | 第26-27页 |
2.4.2 对称模糊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 | 第27-28页 |
2.4.3 非对称模糊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 | 第28页 |
2.5 可搜索加密方案中的数据结构 | 第28-34页 |
2.5.1 隐私保护树索引结构 | 第29-30页 |
2.5.2 符号树索引结构 | 第30-32页 |
2.5.3 RM树索引结构 | 第32-33页 |
2.5.4 基于属性访问控制树索引结构 | 第33-34页 |
2.6 可证明安全的私钥加密体制 | 第34-35页 |
2.6.1 安全性定义 | 第34页 |
2.6.2 随机预言机模型 | 第34-35页 |
2.6.3 计算安全的私钥加密体制 | 第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基于属性符号树的可验证模糊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 | 第36-55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系统模型和安全模型 | 第36-39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36-39页 |
3.2.2 安全模型 | 第39页 |
3.3 方案设计 | 第39-48页 |
3.3.1 参数定义 | 第39-40页 |
3.3.2 算法定义 | 第40页 |
3.3.3 字典型模糊关键字的构建 | 第40-41页 |
3.3.4 属性符号索引树构造 | 第41-44页 |
3.3.5 方案交互 | 第44-48页 |
3.4 安全性分析 | 第48-50页 |
3.4.1 数据隐私性 | 第48-49页 |
3.4.2 可验证搜索 | 第49-50页 |
3.5 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混合云场景多用户的模糊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 | 第55-72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55-56页 |
4.1.1 多用户应用场景 | 第55页 |
4.1.2 混合云模型 | 第55-56页 |
4.2 系统模型和安全模型 | 第56-59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56-58页 |
4.2.2 安全模型 | 第58-59页 |
4.3 方案设计 | 第59-68页 |
4.3.1 设计目标 | 第59页 |
4.3.2 方案核心 | 第59页 |
4.3.3 参数定义 | 第59-60页 |
4.3.4 算法定义 | 第60-61页 |
4.3.5 应用方案设计 | 第61-63页 |
4.3.6 密钥管理机制 | 第63-65页 |
4.3.7 方案交互 | 第65-68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68-69页 |
4.5 性能分析 | 第69-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2-7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