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缆故障的检测系统设计及故障后处理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供电网主要电缆故障类型分析 | 第14-19页 |
2.1 电缆的主要故障及产生原因 | 第14页 |
2.2 电缆故障的类型及主要检测方法介绍 | 第14-17页 |
2.2.1 阻抗法 | 第14-15页 |
2.2.2 行波法 | 第15-16页 |
2.2.3 精确定位方法 | 第16-17页 |
2.3 电缆故障的检测与定位流程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基于脉冲法的电缆故障检测定位基础理论 | 第19-25页 |
3.1 供电网络等效电路的组成与变化 | 第19-20页 |
3.2 脉冲信号在电路中的传播特性 | 第20-22页 |
3.3 基于脉冲法进行电缆故障定位的原理 | 第22-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基于脉冲法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设计 | 第25-37页 |
4.1 故障定位系统的总体组成 | 第25页 |
4.2 高压脉冲源设计与功能的实现 | 第25-33页 |
4.2.1 高压脉冲源的硬件设计 | 第26-27页 |
4.2.2 IGBT及驱动部分的设计 | 第27-30页 |
4.2.3 定时器软件设计 | 第30-33页 |
4.3 故障信号接收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4.4 输入与输出模块的设计 | 第34-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信号检测 | 第37-50页 |
5.1 基于小波分析的故障信号的处理 | 第37-39页 |
5.1.1 小波变换 | 第37-38页 |
5.1.2 二进离散变换 | 第38-39页 |
5.1.3 模极大值搜索法 | 第39页 |
5.2 信号相关的基础知识 | 第39-45页 |
5.2.1 信号相关 | 第40-41页 |
5.2.2 相关系数 | 第41-42页 |
5.2.3 自相关系数 | 第42-44页 |
5.2.4 互相关系数 | 第44-45页 |
5.3 故障信号分析实例 | 第45-48页 |
5.3.1 相关分析的应用 | 第45-46页 |
5.3.2 电力电缆测距的实例 | 第46-48页 |
5.4 基于小波变换的电缆故障分析流程 | 第48-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