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连续弯梁桥受力特性与施工监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连续弯梁桥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连续弯梁桥的形式第12-15页
        1.3.1 连续弯梁桥的结构形式第12页
        1.3.2 连续弯梁桥的截面形式第12-13页
        1.3.3 连续弯梁桥支撑布置形式第13-15页
    1.4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5页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连续弯梁桥特点与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第17-26页
    2.1 弯梁桥的特点第17-18页
    2.2 连续弯梁桥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8-19页
    2.3 弯梁桥的计算理论第19-23页
        2.3.1 弯梁的平衡微分方程第19-21页
        2.3.2 弯梁的位移与扭角第21-22页
        2.3.3 弯梁的基本微分方程(符拉索夫方程)第22-23页
    2.4 弯梁桥分析的其他方法第23-26页
第3章 不同设计参数对连续弯梁桥的受力性能研究第26-47页
    3.1 不同曲率半径对等跨连续弯梁桥受力性能的研究第26-34页
        3.1.1 模型概况第26-29页
        3.1.2 不同曲率半径对连续弯梁桥变形分析第29-31页
        3.1.3 不同曲率半径对连续弯梁桥内力分析第31-33页
        3.1.4 不同曲率半径对连续弯梁桥应力分析第33-34页
    3.2 不同腹板参数对连续弯梁桥的影响第34-45页
        3.2.1 不同腹板厚度对连续弯梁桥的影响第34-40页
        3.2.2 不同腹板间距对连续弯梁桥的影响第40-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连续弯梁桥结构力学行为分析第47-90页
    4.1 工程概况第47-49页
    4.2 全桥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9-52页
        4.2.1 软件及模型介绍第49-51页
        4.2.2 计算荷载的模拟第51-52页
    4.3 施工阶段弯梁桥力学特性分析第52-64页
        4.3.1 施工阶段支反力第52-53页
        4.3.2 施工阶段径向、横向和竖向变形第53-57页
        4.3.3 施工阶段内力第57-62页
        4.3.4 施工阶段应力第62-64页
    4.4 施工阶段力学行为小结第64-65页
    4.5 成桥阶段弯梁桥力学特性分析第65-83页
        4.5.1 自重荷载作用工况第65-70页
        4.5.2 移动荷载作用工况第70-73页
        4.5.3 系统温度荷载作用工况第73-76页
        4.5.4 温度梯度作用工况第76-79页
        4.5.5 支座沉降作用工况第79-83页
    4.6 成桥状态各荷载工况作用下汇总小结第83-86页
        4.6.1 各荷载工况下的支座反力第83-84页
        4.6.2 各荷载工况下的变形第84页
        4.6.3 各荷载工况下的弯矩第84-85页
        4.6.4 各荷载工况下的扭矩第85-86页
        4.6.5 各荷载工况下的应力第86页
    4.7 荷载组合下桥梁整体力学特性分析第86-88页
        4.7.1 最不利荷载组合的挠度第86-87页
        4.7.2 最不利荷载组合的应力第87-88页
    4.8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5章 施工监控研究第90-113页
    5.1 施工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和内容第90-91页
        5.1.1 施工监控的目的第90页
        5.1.2 施工监控的内容第90-91页
    5.2.施工控制依据、目标及步骤第91-92页
        5.2.1 施工控制依据第91页
        5.2.2 施工监控目标第91页
        5.2.3 施工监控步骤第91-92页
    5.3.施工监控组织机构第92-94页
        5.3.1 组织机构第92-93页
        5.3.2 各单位职责分工第93-94页
    5.4 施工控制的一般原则与计算方法第94-95页
        5.4.1 施工控制计算的一般原则第94页
        5.4.2 施工控制的计算方法第94-95页
    5.5 施工监控计算模型第95-97页
    5.6 施工控制中的误差与调整第97-99页
        5.6.1 参数识别与调整法第97-98页
        5.6.2 最小二乘法第98-99页
    5.7 施工监测与试验第99-104页
        5.7.1 施工挂篮静力荷载试验第99-100页
        5.7.2 挠度监测第100-104页
    5.8 主梁线形监控第104-112页
        5.8.1 主要监控过程第104-105页
        5.8.2 施工关键工况控制情况第105-108页
        5.8.3 桥面铺装完成后桥面线形第108-112页
        5.8.4 关键工况线形监控小结第112页
    5.9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113-115页
    6.1 结论第113-114页
    6.2 展望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不同施工顺序的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研究分析
下一篇:信号交叉口过渡信号期间行人过街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