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16-28页 |
第一节 重大决策的内涵 | 第16-19页 |
一、重大决策的概念和特点 | 第16-18页 |
(一)重大决策的概念 | 第16页 |
(二)重大决策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重大决策的界定标准 | 第17-18页 |
二、重大决策范围的界定 | 第18-19页 |
(一)重大决策范围界定的现状 | 第18页 |
(二)重大决策范围需科学界定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内涵 | 第19-23页 |
一、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含义与内容 | 第19-21页 |
(一)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含义 | 第19-20页 |
(二)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内容 | 第20-21页 |
二、建立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一)建立法治政府的要求 | 第21-22页 |
(二)推进责任政府的建设 | 第22页 |
(三)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 第22-23页 |
第三节 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相关理论 | 第23-27页 |
一、有限理性理论 | 第23-24页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三、责任政府理论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中国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回顾与发展特点 | 第28-36页 |
第一节 中国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回顾 | 第28-32页 |
一、萌芽阶段(1978—2002) | 第28-29页 |
二、初级阶段(2003—2009) | 第29-30页 |
三、发展阶段(2010—至今) | 第30-32页 |
第二节 中国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发展特点 | 第32-35页 |
一、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的法治化 | 第32-34页 |
二、重大决策责任追究时效的终身性 | 第34页 |
三、重大决策终身追究责任的全面性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中国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6-43页 |
第一节 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一、重大决策责任难以确定 | 第36-37页 |
二、重大决策问责效果不力 | 第37-38页 |
三、与法律追责时效有限性间的矛盾 | 第38-39页 |
第二节 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9-42页 |
一、缺乏完备的决策问责法律 | 第39-40页 |
二、重大决策问责主体存在缺陷 | 第40-41页 |
三、重大决策问责客体权责不明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完善中国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的对策 | 第43-54页 |
第一节 建立重大决策问责法律体系 | 第43-45页 |
一、出台统一完备的问责法律 | 第43-44页 |
二、健全现有决策问责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优化重大决策责任追究体系 | 第45-50页 |
一、加强问责主体的问责效力 | 第45-48页 |
二、明确决策主体的权责关系 | 第48-49页 |
三、完善决策问责机制 | 第49-50页 |
四、确定决策责任承担形式 | 第50页 |
第三节 建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和措施 | 第50-53页 |
一、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数据库 | 第51页 |
二、完善重大决策问责官员复出制度 | 第51-52页 |
三、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