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矫正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页 |
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问题概述 | 第8-12页 |
(一) 法律依据问题 | 第9-10页 |
1、我国社区矫正的执行依据不足 | 第9页 |
2、我国社区矫正法律依据混乱 | 第9页 |
3、我国社区矫正缺乏专口法的规范 | 第9-10页 |
(二) 适用范围问题 | 第10页 |
1、我国社区矫正适用对象范围过窄 | 第10页 |
2、我国管治刑、缓刑及假释的适用率低 | 第10页 |
(三) 矫正效果问题 | 第10-12页 |
1、我国社区矫正效果的保障方式缺失 | 第11页 |
2、我国社区矫正的后续帮扶不到位 | 第11-12页 |
二、社区矫正理论概述 | 第12-20页 |
(一) 社区矫正的概念与特征 | 第12-13页 |
1、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12页 |
2、社区矫正的特征 | 第12-13页 |
(二) 社区矫正的正当根据 | 第13-18页 |
1、刑罚观的演进 | 第13-15页 |
2、重返社会理论 | 第15页 |
3、刑罚人道化思想 | 第15-16页 |
4、行刑社会化理论 | 第16页 |
5、行刑经济理论 | 第16-17页 |
6、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 第17-18页 |
(三) 社区矫正的功能与价值 | 第18-20页 |
1、社区矫正的功能 | 第18-19页 |
2、社区矫正的价值 | 第19-20页 |
三、中外社区矫正比较分析 | 第20-34页 |
(一) 西方社区矫正历史沿革 | 第20-24页 |
1、产生与演进 | 第20-23页 |
2、衰退与调整 | 第23-24页 |
(二) 中外社区矫正立法比较分析 | 第24-29页 |
1、中外社区矫正立法比较的意义 | 第24-26页 |
2、中外社区矫正立法类型分析 | 第26-27页 |
3、中外社区矫正立法内容比较 | 第27-29页 |
(三) 中外社区矫正适用范围比较分析 | 第29-32页 |
1、中外缓刑适用范围比较 | 第29-31页 |
2、中外假释适用范围比较 | 第31-32页 |
(四) 中外社区矫正效果比较分析 | 第32-34页 |
1、社区矫正效果的保障 | 第33-34页 |
2、社区矫正效果保障措施分析 | 第34页 |
四、我国社区矫正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4-41页 |
(一) 完善社区矫正法律依据 | 第35-36页 |
1、制定“社区矫正法” | 第35页 |
2、完善刑事司法体系 | 第35-36页 |
(二) 扩大社区矫正适用范围 | 第36-38页 |
1、扩大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类型 | 第36-37页 |
2、扩大管制、缓刑及假释的适用范围 | 第37-38页 |
(三) 保障社区矫正效果 | 第38-41页 |
1、对恢复性司法的借鉴 | 第39页 |
2、监督和帮扶并重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