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互联网金融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第7-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9-10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第12-14页
        1.4.1 互联网金融概念第12页
        1.4.2 平台经济学理论第12-13页
        1.4.3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第13-14页
    1.5 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第14-15页
        1.5.1 互联网金融是改善客户体验和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途径第14页
        1.5.2 互联网金融是银行未来客户的重要来源第14页
        1.5.3 互联网金融是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手段第14-15页
        1.5.4 互联网金融将是银行新的盈利中心第15页
    1.6 国外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15-16页
    1.7 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16-19页
        1.7.1 交易量和客户量呈加速上升趋势第17页
        1.7.2 业务和服务品种增多第17页
        1.7.3 网上支付在中间业务的拓展上,发挥了突出作用第17-18页
        1.7.4 外资银行开始积极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第18-19页
2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9-30页
    2.1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应用第19-21页
        2.1.1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简介第19页
        2.1.2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第19-20页
        2.1.3 在线支付产品第20页
        2.1.4 互联网理财第20页
        2.1.5 互联网融资第20-21页
        2.1.6 开放平台与E社区生态打造第21页
    2.2 互联网金融对江西省分行发展的影响第21-24页
        2.2.1 对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各项业务的影响第21-23页
        2.2.2 对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间接融资影响第23页
        2.2.3 弱化江西省分行的支付功能第23-24页
    2.3 关于中国银行互联网金融使用现状的调研问卷第24-28页
        2.3.1 问卷表格第24-26页
        2.3.2 问卷统计结果第26-28页
    2.4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互联网金融SWOT分析第28-30页
        2.4.1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势分析第28页
        2.4.2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劣势分析第28页
        2.4.3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机会分析第28-29页
        2.4.4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的威胁分析第29-30页
3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策第30-35页
    3.1 加速信息化银行建设第30-31页
        3.1.1 加快银行信息技术建设第30页
        3.1.2 加强信息化教育第30页
        3.1.3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第30-31页
    3.2 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第31-32页
        3.2.1 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第31页
        3.2.2 培养客户网络化使用习惯第31页
        3.2.3 提高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服务质量第31-32页
    3.3 创造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第32-33页
        3.3.1 依托银行传统优势进行创新第32页
        3.3.2 加快专业化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第32页
        3.3.3 加快移动支付业务创新第32-33页
    3.4 创新网络消费时代的金融服务体系第33-35页
4 结论与展望第35-36页
    4.1 结论第35页
    4.2 展望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苏州会馆公所中的市场规范研究
下一篇:俄罗斯IT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以“Soft Line Trade”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