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Ni-M双金属基甲烷化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甲烷化研究概况第10页
    1.3 CO甲烷化反应过程和影响因素第10-11页
    1.4 CO甲烷化反应机理第11-13页
    1.5 甲烷化反应催化剂研究现状第13-20页
        1.5.1 贵金属催化剂第13页
        1.5.2 镍基催化剂第13-15页
        1.5.3 双金属基催化剂第15-17页
        1.5.4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影响第17-18页
        1.5.5 CO甲烷化催化剂失活原因第18-20页
            1.5.5.1 烧结第18-19页
            1.5.5.2 积碳第19页
            1.5.5.3 硫中毒第19-20页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0-22页
        1.6.1 立题依据第20-21页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2-28页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反应用气第22-23页
    2.2 主要实验设备第23页
    2.3 催化剂制备第23-24页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24-25页
    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5-28页
        2.5.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5页
        2.5.2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5-26页
        2.5.3 显微共焦激光拉曼第26页
        2.5.4 N_2-物理吸脱附实验(N_2-physisoption)第26页
        2.5.5 H_2化学吸附第26页
        2.5.6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RS)第26-27页
        2.5.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7-28页
第三章 制备方法对Ni/Al_2O_3催化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第28-35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Ni/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28-29页
        3.2.1 共沉淀法制备第28-29页
        3.2.2 浸渍法制备第2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3.3.1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分析第29-30页
        3.3.2 H_2-TPR表征第30-31页
        3.3.3 N_2物理吸附表征第31-32页
        3.3.4 XRD分析第32-33页
        3.3.5 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评价第33-34页
    3.4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Ni-Co/Al_2O_3催化CO甲烷化性能研究第35-42页
    4.1 引言第35页
    4.2 Ni-Co/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35-3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6-41页
        4.3.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6页
        4.3.2 H_2-TPR表征第36-37页
        4.3.3 N_2物理吸附表征第37-39页
        4.3.4 XRD表征第39-40页
        4.3.5 TEM分析第40-41页
        4.3.6 H_2化学吸附表征第41页
    4.4 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Ni-Cr/Al_2O_3催化CO甲烷化性能研究第42-53页
    5.1 引言第42页
    5.2 Ni-Cr/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2-4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5.3.1 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评价第43-44页
        5.3.2 N_2物理吸附表征第44-46页
        5.3.3 H_2-TPR表征第46-48页
        5.3.4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分析第48-49页
        5.3.5 拉曼光谱表征第49-50页
        5.3.6 XRD表征第50-51页
        5.3.7 TEM分析第51-52页
    5.4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Ni-Fe/La_2O_3-Al_2O_3催化CO甲烷化性能的研究第53-67页
    6.1 引言第53页
    6.2 Ni-Fe/La_2O_3-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53-5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54-66页
        6.3.1 H_2-TPR表征第54-55页
        6.3.2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分析第55-56页
        6.3.3 N_2物理吸附表征第56-58页
        6.3.4 XRD分析第58-60页
        6.3.5 TEM分析第60-61页
        6.3.6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61-66页
            6.3.6.1 催化剂的活性和水热稳定性评价第61-64页
            6.3.6.2 催化剂的抗硫稳定性评价第64页
            6.3.6.3 空速对Ni-Fe/5La_2O_3-Al_2O_3催化剂CO甲烷化反应的影响第64-66页
    6.4 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些基于含氮基团的超分子晶体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石墨相氮化碳光解水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