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结构与行动:“支书治村”的行动逻辑--对中部X县12位村支书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2-33页
    一、选题缘由第12-13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3-27页
        (一) 由村庄精英出发的相关研究第13-21页
        (二) 不同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类型相关研究第21-27页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概述第27-32页
        (一) 研究对象:12位村支书及其概述第27-31页
        (二) 实证研究方法及其运用第31-32页
    三、本文的篇章结构第32-33页
第一章 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结构与空间第33-41页
    一、村治主体精英第33-35页
        (一) 村庄精英的概念剖析第33-34页
        (二) 村庄精英的类型考察第34-35页
        (三) 村庄精英的再类型化第35页
    二、“行动者-结构”分析框架第35-39页
    三、村治主体精英行动的社会结构力分解第39-41页
第二章 “换身份”:村治主体精英的生成路径第41-60页
    一、博弈式获选:洞村村支书选举的艰难第41-46页
        (一) 各有所思的竞选欲望第42页
        (二) 各显神通的竞选运作第42-44页
        (三) 出人意外的竞选窘境第44-46页
        (四) “暗渡陈仓”的运筹帷幄第46页
    二、传递式获选:艾村的村支书权力交接第46-51页
        (一) “白柚之父”孙庭第47-49页
        (二) 孙家父子的权力交接第49-50页
        (三) 孙家儿媳的再度接力第50-51页
    三、指定式获选:坪村选举困境的化解之道第51-58页
        (一) 动员:有所指向的工作布置第51-52页
        (二) 竞争:“伺机而动的观望”第52-54页
        (三) 意外:“突如其来的举报”第54-55页
        (四) 回顾:带领村民致富的李忠第55-56页
        (五) 预选:有惊无险的调控第56-58页
    四、小结第58-60页
第三章 “闯市场”:村治主体精英的产业发展逻辑第60-76页
    一、田村改“田”:村庄的茶叶探索之路第61-68页
        (一) 动员:“田”改“茶”的村民代表大会第61-62页
        (二) 落差:发展茶叶的推动力第62-64页
        (三) 示范:带头种茶,逐步扩散第64-65页
        (四) 失衡:来自上坝人的抵制与冲突发生第65-67页
        (五) 周凯的委屈与无奈第67-68页
    二、龙村何兴:难念的“脱壳”经第68-74页
        (一) 无奈:有基础,无支持的烟叶种植第69-70页
        (二) 失败:另辟蹊径的尴尬第70-72页
        (三) 转换:借助契机先修路第72-73页
        (四) 等待:期待政府支持的新产业第73-74页
    三、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跑项目”:村治主体精英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第76-92页
    一、寨村脱困:项目的“跑”与“要”第77-83页
        (一) 寨村的困境与无为的村政第77-78页
        (二) 群策群力:必须“要”项目修路第78-80页
        (三) 尴尬:“给”与“要”的不匹配第80-81页
        (四) 成功:私人资源的公利化运作第81-83页
    二、隆村之争:项目资源的村内分配第83-89页
        (一) 修路之争:组内主动,村里顺势第84-86页
        (二) “亮化”工程之争:从村庄的大局着眼第86-88页
        (三) 无争的“饮水工程”:给最需要的村民组第88-89页
        (四) 惆怅的蒋林第89页
    三、小结第89-92页
第五章 “保稳定”:村治主体精英的矛盾调解第92-110页
    一、“扯出萝卜带出泥”:“炮损”引发的“连环爆炸”第92-97页
        (一) 前奏:意外的高速“炮损”补偿第92-94页
        (二) 引发:谢家院子顺利获偿砂场补贴第94页
        (三) 波折:莫家院子的讨偿之路第94-96页
        (四) 落下帷幕的补偿风波第96-97页
    二、断不清的“利益”:征地征出的“硬骨头”第97-102页
        (一) 翻脸:因“征”而“争”第97-98页
        (二) 僵局:难以化解的利益纠纷第98-100页
        (三) 溯源:千头万绪的“是非”地第100-101页
        (四) 无奈:没有土地的农民第101-102页
    三、无奈的村政:收医保、评低保的风波第102-108页
        (一) 令人“无语”的医保垫付第103-104页
        (二) 有所误会的“告状信”第104-105页
        (三) 低保评选会上的风波第105-107页
        (四) 刘旺世的冲击第107-108页
    四、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陷困局”:村治主体精英的发展难题第110-126页
    一、“一波三折”:施村村委会建设与村支书的蜕变第110-117页
        (一) 会做“笼子”的刘小山第110-112页
        (二) 村委会选址上的分歧第112-113页
        (三) 突然而至的党纪处分第113-115页
        (四) 故意添堵的老周第115-116页
        (五) 乡里要统筹第116-117页
    二、从回村到离村:陈星的雄心与辞职第117-124页
        (一) 回村发展:多方力量共振下的产物第117-118页
        (二) “新官”上任的困局第118-120页
        (三) 化解修路中的障碍第120-121页
        (四) 妻子打工去了第121-123页
        (五) 陈星的辞职第123-124页
    三、小结第124-126页
第七章 复线治理:结构塑造与精英重构第126-138页
    一、“结构人”:场域下的村治主体精英第126-132页
        (一) “结构人”:对村治主体精英的一种概括第126-127页
        (二) 结构共振: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场域第127-130页
        (三) 在结构中行动: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空间第130-132页
    二、复线治理:村治主体精英视角的表达第132-136页
    三、余论:提升村治主体精英能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策冲突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及其效应研究
下一篇:我国不动产役权制度的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