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其核心 | 第9页 |
1.2 聚偏氟乙烯的性质及其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表面接枝改性 | 第10-11页 |
1.2.2 填孔接枝改性 | 第11页 |
1.2.3 表面涂覆改性 | 第11页 |
1.2.4 膜材料接枝改性 | 第11-12页 |
1.2.5 共混改性 | 第12页 |
1.3 互穿网络聚合物 | 第12-14页 |
1.3.1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2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 第13-14页 |
1.4 智能膜 | 第14-17页 |
1.4.1 pH响应型智能膜 | 第14-15页 |
1.4.2 温度响应型智能膜 | 第15页 |
1.4.3 物质响应型智能膜 | 第15-16页 |
1.4.4 光响应型智能膜 | 第16页 |
1.4.5 电场响应型智能膜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pH响应性PVDF半互穿网络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9-35页 |
2.1 实验 | 第19-2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2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的制备及表征 | 第20-23页 |
2.2.1 PVDF/PAA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 | 第20页 |
2.2.2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的制备 | 第20-21页 |
2.2.3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的表征 | 第21-22页 |
2.2.4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性能的测试 | 第22-23页 |
2.2.4.1 通量的测试 | 第22页 |
2.2.4.2 截留率的测试 | 第22页 |
2.2.4.3 静态污染的测试 | 第22页 |
2.2.4.4 抗污染性能的测试 | 第22-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2.3.1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的化学组成 | 第23-24页 |
2.3.2 X射线衍射 | 第24-25页 |
2.3.3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的形貌 | 第25-26页 |
2.3.4 孔隙率 | 第26-27页 |
2.3.5 机械性能 | 第27页 |
2.3.6 接触角 | 第27-28页 |
2.3.7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通量和截留的测试 | 第28-30页 |
2.3.8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静态抗污染性能 | 第30-31页 |
2.3.9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动态污染性能 | 第31-32页 |
2.3.10 PVDF/PAA半互穿网络膜对不同蛋白的截留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温度响应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5-49页 |
3.1 实验 | 第35-3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3.2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的制备 | 第36-39页 |
3.2.1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 | 第36页 |
3.2.2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的制备 | 第36-37页 |
3.2.3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的表征 | 第37-38页 |
3.2.4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性能的测试 | 第38-39页 |
3.2.4.1 通量的测试 | 第38页 |
3.2.4.2 截留率的测试 | 第38页 |
3.2.4.3 抗污染性能的测试 | 第38-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3.3.1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的化学结构组成 | 第39页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9-40页 |
3.3.3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的形貌 | 第40-42页 |
3.3.4 孔隙率 | 第42页 |
3.3.5 机械性能 | 第42-43页 |
3.3.6 接触角 | 第43页 |
3.3.7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通量的测试 | 第43-44页 |
3.3.8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截留的测试 | 第44-45页 |
3.3.9 PVDF/PNIPAM半互穿网络膜抗污染性能的测试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pH和温度双响应PVDF半互穿网络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9-63页 |
4.1 实验 | 第49-5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4.2 PVDF半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50-52页 |
4.2.1 PVDF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 | 第50页 |
4.2.2 PVDF半互穿网络膜的制备 | 第50-51页 |
4.2.3 PVDF半互穿网络膜的表征 | 第51页 |
4.2.5 PVDF半互穿网络膜性能的测试 | 第51-52页 |
4.2.5.1 PVDF半互穿网络膜性能的测试 | 第51-52页 |
4.2.5.2 PVDF半互穿网络膜截留率的测试 | 第52页 |
4.2.5.3 PVDF半互穿网络膜抗污染性能的测试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2页 |
4.3.1 PVDF半互穿网络膜的化学结构组成 | 第52-53页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3-54页 |
4.3.3 PVDF半互穿网络膜的形貌 | 第54-56页 |
4.3.4 孔隙率 | 第56页 |
4.3.5 机械性能 | 第56-57页 |
4.3.6 接触角 | 第57-58页 |
4.3.7 PVDF半互穿网络膜通量的测试 | 第58-59页 |
4.3.8 PVDF半互穿网络膜抗污染性能的测试 | 第59-62页 |
4.3.8.1 pH对PVDF半互穿网络膜抗污染性能的测试 | 第59-60页 |
4.3.8.2 温度对PVDF半互穿网络膜抗污染性能的测试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