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认知无线电的技术背景与应用需求 | 第9-10页 |
·认知无线电的定义和特点 | 第10-13页 |
·Mitola的定义 | 第10-11页 |
·FCC的定义 | 第11页 |
·Simon Haykin的定义 | 第11-12页 |
·认知无线电的特点 | 第12-13页 |
·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3-14页 |
·频谱检测技术 | 第13页 |
·频谱分配技术 | 第13页 |
·功率控制和频谱管理技术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频谱感知技术 | 第16-23页 |
·频谱感知技术概述 | 第16页 |
·基于能量检测的感知 | 第16-17页 |
·基于匹配滤波的感知 | 第17页 |
·基于信号具有周期平稳特征的感知 | 第17-18页 |
·其它感知技术 | 第18页 |
·各主要感知技术的性能比较 | 第18-19页 |
·频谱感知中的技术难点 | 第19-22页 |
·硬件的需求与设计 | 第19-20页 |
·主用户被隐藏的问题 | 第20页 |
·如何探测采用扩频调制方式的主用户信号 | 第20-21页 |
·感知的周期与频率 | 第21页 |
·认知网络的安全认证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多节点协同感知研究及算法设计 | 第23-36页 |
·协同感知的架构 | 第23-24页 |
·集中的协同感知 | 第23-24页 |
·分布的协同感知 | 第24页 |
·使用外部专用设备的专用协同感知 | 第24页 |
·决策算法 | 第24-35页 |
·硬判决算法 | 第24-25页 |
·软判决算法 | 第25-29页 |
·能量检测模型 | 第26-27页 |
·基于信道冲激响应加权的融合决策算法 | 第27-29页 |
·若干决策算法的性能优劣比较 | 第29-35页 |
·"与"规则判决算法 | 第29-30页 |
·"或"规则判决算法 | 第30页 |
·基于信道冲击响应加权的融合决策算法 | 第30-33页 |
·基于信道冲激响应加权的融合决策算法与"与""或"算法的比较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认知无线电中频谱聚合研究及实现方案 | 第36-55页 |
·认知无线电多载波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36-38页 |
·OFDM子载波频谱旁瓣的功率泄露问题 | 第38-39页 |
·对OFDM频谱的改善 | 第39-40页 |
·频谱聚合的方式 | 第40-41页 |
·频谱聚合的技术方案 | 第41-51页 |
·频谱聚合技术概述 | 第41页 |
·LTE-A中采用的频谱聚合技术简介 | 第41-44页 |
·一种认知无线电中基于OFDM子载波实现频谱聚合的方法 | 第44-51页 |
·OFDM子载波聚合的思想 | 第44页 |
·OFDM子载波聚合的原理与实现 | 第44-49页 |
·OFDM子载波聚合的频谱效率估算 | 第49-51页 |
·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聚合面临的挑战 | 第51-53页 |
·数据链路层的用户调度 | 第51-52页 |
·物理层的跨频段聚合与信令信道设计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5-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5页 |
·不足和进一步工作 | 第55-56页 |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